1.浅议怎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2.幼儿园大班教案

3.小学英语评课稿范文_优秀的文章

4.高中历史必修3《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教案

5.高中数学教案教学设计

6.说课要注意什么

7.毕业典礼大班教案

奥运精神教学设计_奥运精神板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说课稿范文3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那么你有了解过说课稿吗?下面是我整理的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说课稿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说课稿范文1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年、月、日是九年义务教育《实验数学》第八册第三单元“量的计量”中时间单位第一课时。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时、分、秒等较短的时间单位之后,并有一定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由于年和月是比较大的时间单位,教材首先让学生有目的地观察年历,初步了解年、月、日、平年,闰年的基本含义以及内在关系,在初步掌握各月天数后,引出平年、闰年全年天数的计算,然后介绍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

 (二)、学生情况分析:

 时间单位是较为抽象的计量单位。小学低年级学生只能理解和掌握那些与他们的世界最为接近的时间单位,如时、分等。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才能逐步理解离他们生活较远,较大的时间单位。四年级的小学生已经掌握了时、分、秒,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认识,年、月、日方面的知识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内容中,有了形成较长时间观念的基础。本节课正是在此基础上向学生介绍有关年、月、日方面的知识。

 (三)、教学目标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认识一年、一日,知道世纪、年、月、日的关系,记住大月、小月分别是哪几个月。

 2、知道平年、闰年的天数,知道判断闰年、平年的方法。

 3、结合本节课知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珍惜时间的思想教育。

 (四)、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重点确定为:让学生获得较长的时间观念,即年、月、日的认识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其中发现并掌握闰年、平年的判断方法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五)教学准备: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a)学生准备:各年份的年历表若干张。

 b)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二、设计理念:

 本课总体设计,本着“以人为本,关注发展”的教育理念,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力求让全体学生在宽松民主的气氛中参与学习过程。

  三、教法、学法分析

 新课程改革的显着特征是学习方式的转变。我用以“主动、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探究性学习方式,围绕“经历学习过程”这一主线组织教学。并充分利用网络教学的优势,集趣味性、知识性于一体,遵守师生互动的原则,以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习为主。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新课标赋予的教学任务,我对本课的教学过程作了如下的设计:

 1、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2、合作交流,探究发现。

 3、实践应用,巩固新知。

 4、总结评价,拓展思维。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课件演示:生活中的一组数)在导入部分,我用课件出示生活中的许多数,引出年、月、日三个时间单位,从而揭示课题。这样的引入,是通过生活化的情景,既让学生感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有密切的关系,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又使学生产生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的积极心态,为顺利完成本节课教学任务做了思维上的准备。

 (二)、合作交流,探究发现

 本环节分以下几步进行:

 1、认识一年和一日2、认识年历表

 3、记大月、小月4、计算平年、闰年的天数

 5、学习平年、闰年的规定6、学习世纪

 1、认识一年和一日

 我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太阳、地球、月亮运动轨迹。同时配音说明:地球自转一圈的时间是一日,地球绕太阳旋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这样的设计,是想从浩瀚的宇宙中揭示抽象的数学知识。一方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起组织教学的作用,另一方面更一步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2、认识年历表

 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指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探索、研究,因为这样理解更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真正的探究性学习中学会学习,不断发展自身的认知结构与智能结构。因此,我用小组协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去观察、讨论、发现年历表上所蕴含的数学信息。并把从年历表上发现到的信息记录下来,并展开比赛:看哪一组的小朋友观察、讨论得最认真。教师再根据学生的汇报,概括总结并板书。

 通过学生观察年历卡,小组研究获取知识,这样留给学生更大的思维空间和创造学习的机会,充分体现开放式教学的思想,遵循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不仅使学生学到新的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合作精神。

 3、记忆大、小月(演示:拳头记忆法、歌诀法等)

 (1)教师提出疑问:以上这些知识都是小朋友们通过自主合作学习发现的,要求记住这些知识,怎样很快地记住31天的大月有哪几个月?学生汇报并演示这些方法。

 (2)游戏记大、小月

 为了学生进一步记住大小月的月份,我用了游戏记大小月的形式:老师说到大月时男生站,说到小月时女生站,比比谁的反应最快。这样的环节安排,既可以调节课堂气氛,又可以加深学生的认识。

 4、计算平年、闰年的天数

 出示:平年31×7+30×4+28=()天

 闰年31×7+30×4+29=()天

 提出问题:31×7、30×4、28各表示什么?

 5、学习平年、闰年的规定

 质疑:那么平年、闰年又是怎样规定呢?指出:答案就在书上。鼓励学生看书81页中间的一段文字,读一读并划出来。学生通过自学、交流,了解平年闰年的规定。然后,课件出示:

 (1)规定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是闰年,不是4的倍数的是平年。

 (2)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如不是400的倍数的年份是平年。

 由此得出四年一闰的规律。

 6、判断平年、闰年

 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根据四年一闰的规律,我引导学生通过计算、讨论、自学课本等手段来突破这一难点。在教学中,学生通过计算这些年份是否是4或者是400的倍数来判断是平年还是闰年。这时,出现了一段小小的插曲,一个孩子非常激动、开心的说:“老师,我想向大家介绍一个能很快判断一个数是否是4的倍数的方法,如果这个数的末尾两位数是4的倍数,那么这个数就是4的倍数。这样,我就能很快地用口算判断一个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这个孩子的表现,是我课前完全没有预想到的,但我立刻肯定了他的想法,并向全班同学推广。这段小小的插曲,引起了我深深的反思,这也提醒我们在今后的备课过程中,要提高对学生的研究,充分了解、信任学生,使我们的教学设计更吻合于学生的认知能力与学习材料。

 7、反馈练习

 为了避勉集中练习给学生造成疲劳感,我用边讲边练的形式,力求达到“新”、“活”、“实”、“用”的目的,使学生作到有张有弛,从而形成理解,记忆,应用,发展的学习水平。所以在认识了平年、闰年之后,我设计了以下练习:

 对号入座:

 19xx年19xx年19xx年

 20xx年18xx年20xx年

 8、认识世纪

 通过小组交流能让学生及时反馈获得的数学信息,表述自己独到的发现。交流是信息共享的过程,也是尝试的过程。所以在认识“世纪”这个比年大的时间单位这一环节,我仍然用自主学习方式,让学生自学、交流得出:1世纪=100年

 紧接着有针对性的进行反馈练习……

 接着对零乱的知识进行有序的整理,便于更好的有意记忆。

 总结质疑:今天我们主要研究了什么?知道了什么?对这些知识还有什么疑问吗?

 (三)实践应用,巩固新知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要关注不同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为此,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体现练习的趣味性,我把不同层次的练习,设计成几个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独立版块,让学生自动选择练习,使各类学生的能力都得到不同的发展。

 1、我显身手

 2、我当包公

 3、走进生活(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4、欢乐总动员

 学生制20xx年()月的月历表,并提醒学生好好珍惜和利用时间,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四)总结评价,拓展思维

 为了提高学生喜欢数学,主动研究数学的情感态度,我提出:请同学们充分利用网上,走进网络世界,上网查一查有关年、月、日的更多知识。这样的教学,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把学生的探究学习引入纵深。培养学生不断进取的学习习惯,达到“曲散意未尽”的效果。

 (五)板书设计

 它简洁名了,用精炼的语言对教学内容进行高度概括。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

 引申谈话:

 总之,本课从“以人为本,关注发展”的理念出发,在整堂课上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力求让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索性的学习活动中来。我相信,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索精神和实际能力。有利于学生终身可持续的健康发展。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说课稿范文2

  说教材

 《折线统计图》一课是四年级下册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会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统计结果的基础上,又一次认识一种新的统计图——单式折线统计图。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除了可以表示一个数量的多少之外,最主要的作用是表示一个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本课内容又为以后的复式折线统计图作准备,通过正确地认读统计图,为今后的统计图分析打下基础。

  说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认识,我把本课《折线统计图》的教学目标定位于以下几点

 1.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了解绘制统计图的过程。

 2.根据折线统计图,学生能描述,分析数据,解决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根据数据的变化,学会预测问题的结果或趋势,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现实的作用。

 4.在学习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奥运事业的爱国之情。

 本课的教学重点设计为: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学会制作折线统计图。

 教学的难点则放在: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说教学理念

 我确立了“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设计理念

 基于这一理念,我在教学过程中力求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从学生感兴趣的素材,设计新颖的导入与例题教学,打破了传统数学课的枯燥无味,给数学课富予新的生命力。导入用奥运会,画图用乐乐的体温表,练习用老总选择人员进行进修等,从而构建一种自主探究、和谐合作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和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说教法

 针对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以及他们现在的知识水平。我主要用了谈话法、演示法、练习法、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让尽可能多的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课堂上教师要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与学生“同甘共苦”一起体验成功的喜悦,创造一个轻松,高效的`学习氛围。特别是用了课件演示描点的过程使学生清晰地认识到画图的过程,和课件演示线段的的上升、下降及倾斜角度决定增减幅度的特点,从而突破画图和归纳折线统计图的难点。

  说学法

 教学时,我通过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入,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数学,使学生体会到观察、概括、想象、迁移等数学学习方法,在师生互动中让每个学生都动口,动手,动脑。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说教学过程:

 本课分成激趣导入——探究新知——实践应用——总结特征——运用知识五块内容,

 在激趣导入部分:通过今年奥运会的知识进行激发学生兴趣,从统计表、条形统计图来直接引入“折线统计图”。

 在探究新知部分:复习统计图的各部分名称,了解统计图的制作过程,把统计图补充完整和根据变化趋势预测下一届奥运会中国的金牌数量。

 在实践应用环节,我设计了乐乐的体温统计表:让学生制作折线统计图,除了能读懂图外,还初步理解倾斜角度是决定了数量的增减幅度。从而总结特点:

 先通过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异同点的对比,真正理解把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从不同点来归纳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观察折线统计图中线段上升——数量增加,下降——减少,倾斜角度——增减幅度,从而引出不仅能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还清晰能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

 最后,在运用环节,设计了三个练习内容:

 一是找生活中的折线统计图并简单分析数量的变化(股票图、心电图)。

 二是用江南车城两个销售员的的统计图来选择进修的名额,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现实的作用。

 三是比较两个内容,从而来选择哪一个内容适合用折线统计图来表示。主要是为进一步进一步突出折线统计图能清晰地反映出数量增减变化的特点。

  说板书设计

 我设计的板书既简洁明了,又一目了然,体现了这一节课的重点与难点。

 这节课,我认为学生动手了,但小组合作,讨论得还不够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说课稿范文3

  一、教材分析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过去初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础上,进一步教学的。这是学生比较深入地研究立体几何图形的开始。由研究平面图形扩展到研究立体图形,是学生发展空间观念的一次飞跃。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几何图形。通过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可以使学生对自己周围的空间和空间中的物体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是进一步学习其他立体几何图形的基础。

 为了使学生较好地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逐步形成空间观念,教材强调要学生自己多动手。除了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数一数,量一量,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外,还要求学生动手用硬纸板做一长方体和正方体,这样既巩固了所学的知识,也为后面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做了准备。

  二、教学重点

 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

 初步建立“立体图形”的概念,形成表象。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初步建立“立体图形”的概念,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2、能力目标:能识别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实物,会看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直观图,会用直尺测量长方体的长、宽、高。

 3、情感目标:通过操作、观察、想象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渗透学习目的性教育。

  五、教学用具

 长方体、正方体的实物、框架、火柴盒、电脑课件。

  六、教学流程

 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逐步形成空间观念,教学中我从复习平面图形入手,然后认识立体图形,进而认识长方体、正方体。这样有利于学生分清长方形和长方体的概念,便于学生逐步形成有关立体图形的空间概念。然后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数一数,量一量,画一画来具体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并抽象概括出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最后,让学生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用集合图形表示它们的关系。

 在创新应用上,我让学生动手用硬纸板做一长方体和正方体,并实际进行测量。通过做一做,摆一摆,说一说,练一练等方式,巩固所学的知识,加深学生的理解,同时又教给了学生认识事物的方法,从而大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圆满完成本节课的教学。

;

浅议怎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我们爱祖国》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2.引导学生联系诗歌内容和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自己喜欢的诗节。

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品读词句,体会诗歌字里行间蕴含的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我们的祖国》歌曲带;多媒体课件。

 2.学生:搜集赞美祖国的诗歌。

教学时间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课件配乐播放祖国的大好河山、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等方面的资料,教师富有地随着画面解说。

 2.孩子们,看了刚才的一幕幕,你想说点什么?

 3.是呀,作为一个中国人,有谁不为之感叹?你看,我们的金波爷爷和你们一样,早已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便写下了这首赞歌?《我们爱祖国》(学生读课题)。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诗歌。

 2.圈出生词,把自己认为难读的多读几遍。

 3.这首诗主要写了哪两方面的内容?分别是围绕哪两句诗来写的?读一读,找一找,并做上记号。

 4.熟读诗歌,理清思路。如:教师读第1节和第5节,男同学读2~4节,女同学读6~8节。也可以抽学生合作朗读。

 三、品读诗句,体会情感

 1.我们都深爱着我们的祖国,金波爷爷也不例外,请孩子们默读1~4小节,看看他心中的祖国是什么,勾一勾,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学生交流。

 3.那么你最喜欢哪几句诗?和自己的同伴一起读一读。

 4.在读这几句诗时你想到了些什么?和同伴一起交流交流,相互补充。(独立学习?和同桌探讨?全班交流,老师适当点拨,体会情感,指导朗读)

 例如:学生说我最喜欢?她是巍峨的烈士纪念塔,她是蓝天里飞翔的白鸽?这句诗。老师屏幕显示这两句诗。

 (1)你想到了些什么?(生说,其他同学补充。)

 (2)教师小结:是啊,我们的祖国有着千千万万的英雄儿女。我们祖国的儿女有着和平幸福的生活。你,作为中华儿女中的一员,读到这里,心里感觉怎样?

 (3)那请你带着你的体味去读吧!互相评议。

 用同样的方法学习其他诗句。

 5.小结:在金波爷爷的心里,祖国是什么?(老师领读,且屏幕图文并茂,显示妈妈的摇篮、长城、黄河等)学生回答。

 6.总之一句话?(屏幕显示第一小节),学生齐读。

 7.那你也思索思索,在你心中祖国是什么呢?

 屏幕显示:读一读,仿写句子。

 (1)祖国是新建的高楼大厦。

 (2)祖国是古老的神话传说。

 (3)祖国是( )。

 (4)祖国是( )。

 8.既然祖国已深深地烙印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那该用什么行动来表达我们对祖国的爱呢?齐读诗歌的5~8小节。

 9.勾出你最喜欢的诗句,说说你从中想到了些什么。(学生说到哪句屏幕便显示哪句)

 10.指导朗读,特别是第8小节。

四、配乐朗读,强化感悟

 1.此时我已心潮澎湃,真想为我们的祖国送上一首赞歌。(播放歌曲《我们的祖国》)

 2.朗诵全诗。

 3.你准备用什么来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爱呢?(可以说心里话、表演、写诗唱歌等)

 五、结合课外,拓展延伸

 自由朗诵自己搜集的赞美祖国的诗文。

 六、自主识字,掌握生词

 1.自读勾画的生词。

 2.检查自学情况:屏幕显示生词以及课后第三题的词语,抽生读?评价读得是否准确?齐读。

 3.你认为哪个字最难写?仔细观察,然后告诉同学们怎样才能记住它。(重点指导:巍、徽、奥)

 4.写生字,扩词语。

《我们爱祖国》教学设计二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激发对祖国的情感。

 2.体会作者生动的语言所展示的诗情画意,仿写诗句。

 3.感受祖国悠久的历史文明和蓬勃的发展,激发孩子们爱祖国,为祖国骄傲、自豪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读诗歌,了解诗歌大意,理清诗歌的结构;通过诵读,体会诗歌所展示的诗情画意,并有意识地学着仿写诗句。

 难点:将优美的诗句通过积极的体会、想象转化为对祖国的全新认识,激发学生对祖国澎湃的爱。理解诗歌词句,体会词句的美,诗歌的美。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心愿卡。

 学生:搜集有关赞美祖国的诗歌、歌曲。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由?爱?导入,激起爱国之情,揭示课题

 师:孩子们,今天,老师要为你们带来什么礼物呢?猜猜吧!我想起了一个字?爱?,就将这个?爱?字送给你们吧!

 (多媒体出示?爱?,师解说)

 师:就让我们再次面对这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大声地说一句?我们爱祖国!

 (多媒体出示与课题)

 师:孩子们,让我们走进诗歌《我们爱祖国》,尽情抒发自己对祖国的那份爱吧!

 (板书课题,生读)

 二、预习诗歌、认识生词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歌。

三、初读诗歌,检查预习

 1.检查预习情况,读词语。

 (出示词语卡片:巍峨、国徽、骆驼、燃烧、奥运、涓涓细流)

 2.重点理解生词?巍峨?涓涓细流?。

 3.指导朗读。

 (1)抽学生分小节朗读。

 (2)学生评价,主要引导从字音方面评。

 4.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让学生找出?这首诗歌是围绕哪两句诗句展开的?,并勾画出这两句诗。

 (2)师:这首诗歌根据这两句诗句分成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什么是祖国?第二部分是?什么是对祖国的爱?

 (多媒体出示问题与答案)

四、精读诗歌,情感交流

 师:下面让我们也围绕这两句诗句深入学习诗歌,感受作者的情感,激荡起我们心中的情感。

 (一)什么是祖国?(第1~4节)

 师:先来学习第一部分?什么是祖国?。让我们一起走进诗歌,倾听作者的述说。

 (多媒体出示?什么是祖国?)

 1.邀请男生读第一部分1~4诗节(分组读),再次感知诗节,找到喜欢的诗节。

 2.根据学生情况,相机教学。

 师:孩子们找到让你备受感动的小节了吗?将这小节读出来跟大家分享吧!

 第2节(师范读)

 (1)教师范读,学生品味。

 (2)让学生谈体会。

 (3)喜欢这小节的学生再溶入情感朗读或看试着背诵。(多媒体出示诗歌相应的与诗句)

 第3节(个别读)

 (1)抽学生朗读。

 (2)抓住喜欢的诗句谈感受。

 (3)教师相机补充相关的知识点,帮助理解诗句。

 (4)引导朗读或背诵这小节。(多媒体出示诗歌相应的与诗句)

 第4节(评价读)

 (1)抽学生朗读。

 (2)让读这小节的学生说说喜欢这小节的原因,教师及时补充总结。

 (3)理解后,学生再读这小节,并试着自我评价前后两次朗读,再谈体会。

 (4)想读这小节的学生再读,将自己的理解融入读中去。(多媒体出示诗歌相应的与诗句)

 3.课后第2题。

 (1)小组交流。(多媒体出示课后第2题)

 (2)全班交流,完成2题。

 ①将小组交流结果在全班汇报。

 ②动笔完成课后第2题,仿写诗句。

 (3)总结。

 ①师:听到你们心中的答案,我也想把我心中的答案与你们分享,祖国在我们心中就是?(多媒体出示,师解说)

 ②反复朗读?祖国是我们心中的一首爱之歌?,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多媒体出示?祖国是我们心中的.一首爱之歌?)

 (二)什么是对祖国的爱?(第5~8节)

 1.邀请女生读第二部分5~8诗节(分组读),再次感知诗节,找到喜欢的诗节。

 2.根据学生情况,相机教学。

 师:来读读这一部分中你们最喜欢的小节吧!

 第8节(挑战读)

 (1)抽学生朗读,邀请挑战者挑战读。

 (2)教师及时评价,对比在这小节中5个破折号的读法,引导学生谈谈自己不同的理解。

 (3)再读这小节体会破折号的读法。

 第6、7节(分组读)

 (1)邀请两个组的学生,分组朗读6、7小节。

 (2)结合生活实际谈感受,回忆平时自己做过哪些爱国的举动?

 (3)再次回归到朗读中去,深情表达对祖国的爱。

五、拓展,升华情感

 1.选择喜欢的方式表达?爱?。

 (1)到台前深情地朗读或背诵诗歌中喜欢的小节;

 (2)表演歌唱赞美祖国的歌曲,用歌声唱出对祖国的爱;

 (3)提起手中的笔,写下对祖国的爱,画出祖国的明天,并把心愿卡贴在黑板上。

 2.总结。

 师:什么是祖国?什么又是对祖国的爱?这将是我们用生命去努力诠释的一首不灭的爱之歌!此时,就将我们对祖国的爱融入读课题的声音中。

 板书:

 18.我们爱祖国

 里面贴上学生

 填写的心愿卡

[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对主题教学方法的一次摸索,主题教学是从生命的层次,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全面认识并整体构建课堂教学。简单地说,它是围绕一定的主题,充分重视个体经验,通过多个文本间的碰撞交融,在强调过程的生成性理解中,实现课程主题意义建构的一种开放性教学。这里说的?主题?不是思想主题,不是知识主题,而是文化主题,是那些连接着孩子精神世界、现实生活或者与历史典故、风土人情等有关的?触发点?共振点?兴奋点?,如在本课中对祖国那份相通的爱国情感。借助于?爱国之情?这一主题,学生会觉得原来爱祖国并不是空洞的一句口号,原来爱祖国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学生入情入境的情况下,再来进行诗句的学习、推敲,同时达到深化情感的目的。

幼儿园大班教案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中都要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加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然而,这一环节也是课堂教学最重要的一环。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教育呢?

一、用教师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德育教育就是陶冶学生的情感,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教师的形象和精神面貌对学生的影响是直接的,也是深远的。其中教师的示范作用以及老师对学生的态度,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主要方法。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能感染学生,我们要以严谨的教学风格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来影响学生。上课时,着装要朴素大方,讲普通话,语言要清楚、明白、有逻辑性。板书要整齐,书写要规范。板书设计、语言表达、教师的仪表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感受了美的教育。辅导“问题生”要耐心、细致,使学生在教师的感染下,潜移默化地受到了熏陶和教育。若教师在教学中,老板着面孔,死气沉沉,则教室的气氛必然紧张、严肃,学生容易产生一种压抑感,他们学习的潜能就挖掘不出来。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创设情境,将师生的感情、融于认知活动中,使学生在一个愉悦、轻松的氛围中学习,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

二、利用教材内容,渗透品德教育。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思想品德教育内容十分丰富,只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德育素材,不失时机地进行思想教育,把德育教育贯穿于知识教学中。如:在复习“时、分、秒”的教学,以课件出示北京申奥成功人们的喜庆场面为画面。抓住这一素材,教育学生:中国申奥成功了,我们中国人期盼了多年的梦想,今天终于如愿以偿了,我们身为中国人,多么自豪,多么骄傲。在教学圆周率时,可以介绍祖冲之是我国的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精确计算到小数点后7位小数的人,这一成果要比外国数学家早一千多年。并讲述了祖冲之在追求数学道路上的感人故事,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又如六年级在复习“读数、写数” 的教学时,可以有选择地介绍一些本地有教育意义的数据。还可以介绍我国的地形地貌特征,如我国地域辽阔,东西相距约5000千米,南北相距约5500千米,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我国境内有世界著名的大河长江,全长6300千米。教学“应用题”时,可以根据应用题中所反映的日常中的生活、农业、科技、卫生等方面有说服力的数据,通过学生进行比较、分析,对学生进行爱家乡、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

三、结合教学过程,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数学课不同于思想品德课,也不是少先队活动,它有其自身的特点,不能够整节课对学生进行品德、说理教育,只能结合教学过程抓住有德育因素的一词一句,一题一例,一图一表,进行渗透。如,在应用题教学中,教师可选取一些好的事例:如做好事、节约用水、用电、改革前后的人均收入等,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又如:教学“时、分、秒”时,教师可在学生初步建立了时、分、秒的概念后,通过让学生数心跳、读书、写字、拍皮球等,让学生感受1分、1秒有多长,到底可做多少事情,一节课40分钟里有多少个1分钟。从而适时地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做时间的主人。在教学“元、角、分”时,可教育学生人民币是国家的财产,代表着国家的尊严,我们应该爱护好人民币。另外就拿教学方法来说,教师可以取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使学生明白这样一个道理:我们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要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的,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

四、严格要求,强化训练。

数学的科学性和严密性要求学生学习要一丝不苟,在教学训练中应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对于小学生来说,培养良好习惯主要是通过不间断地反复训练来实现。通过严格训练,使学生形成对待任何工作都认真负责的态度,独立思考,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敢于正视错误,改正错误的优良品德。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和优良品德的训练要有严格的要求,正确、积极地引导,从一点一滴抓起,既注意循序渐进,又贯穿始终。如在进行计算能力训练时,我先要求学生认真审题,边审边思考:“题目有没有抄错或者抄掉的现象?先计算什么?再计算什么?能否简便计算?”在计算时要求学生一步一回头,自觉进行检查,做错及时纠正,自觉分析错误原因,防微杜渐,养成认真学习的好习惯。同时要求学生对题目中的数字、运算符号、小数点等必须写清楚、规范,做完作业后要养成自觉检查的习惯,端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

五、联系生活实际,收集有关信息。

数学是一门联系性极强的学科,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选取有关德育信息,及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例如,在教学“时、分”的认识时,可这样引入课题的:演示举世瞩目的中国“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成功升空的画面,让学生说出“神舟七号”发射时间是几时?结束时,再演示“神舟七号”成功返回地面的画面,让学生说出“神舟七号”返回的时间是几时?通过联系学生感兴趣的信息引出课题,这样既能及时让学生了解一些外界的信息,又能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了爱科学和用科学的兴趣。又如,在教学统计知识时,都善于联系生活实际,如调查改革开放前后家庭拥有电视机、电冰箱、摩托车等数量进行教学;或者收集历届奥运会获奖的金、银、铜牌数进行教学。这样联系生活实际,选取现实生活中与数学紧密相关的新颖信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听到经济飞速发展的声音,也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基础知识和实践应用都为德育教育提供了极为丰富的素材,通过数学教学可以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断渗透德育教育,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中之中,寓德育于各科教学之中,我们义不容辞,旁无则贷。

吴宝剑

2007年

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需要教师向学生天长日久地不断渗透,才会使学生表现出来的,而且德育的内容相对其他学科来说也很广泛。多数教师不是缺乏应有的耐心就是感到无从下手,因此才有了这样一个结论:期待学生随年龄、知识、阅历的不断增长,而自生德育。其实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内容是多方面的。

一、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困难,正是培养学生刻苦勤奋学习态度及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好时机。尤其是数学课,学生学习中的困难多,更有条件培养学生的这种习惯,也是更需要经常不断地适时地培养学生刻苦、勤奋学习态度的,否则很难使学生学好数学知识。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如纠正学生经常出现的“马虎、磨蹭、坐姿、写字姿势”等不良习惯,对于将来工作是有绝对好处的

三、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

数学课是培养意志的良好场所。学生缺乏良好的意志,很容易对数学知识掌握得一知半解,不会学得很透彻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

人的性格各种各样,有的人性格开朗、有的人沉默寡言、有的人心思敏捷却胆小如鼠等等,这就需要我们在课堂教学中适时地加以诱导,使其向好的方向发展。有时哪怕是教师的一句话,都能改变学生的性格。《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一书中有这样一则记载:一位教师悄悄地对一个性格内向的学生说:'我真希望你是我的女儿',从此这个孩子变得活泼开朗、学习向上。

五、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关键,是学生学好知识的前提,尤其是后进生,更是如此。数学课堂教学中充分教育、引导孩子经常不断地解决难题,使他们体验到其中的快乐,更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此外,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渗透集体主义精神、良好的情感、自尊心以及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等德育内容。

那么怎样才能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呢?

一、言传身教

所谓“言传”,我认为就是用言语去告诉学生、去影响学生。有人认为数学课中是最不好渗透德育教育的了,其实您最普通的、富有感情的一句话,如“这道题比较难,但我相信,你经过努力一定能完成!”学生会有很强的积极性,他们会为了讨老师的喜欢而去坚持完成。长此以往,学生必将会形成刻苦学习的精神,意志也会变得坚强。所谓“身教”,我的理解是以教师的举止去影响学生。关鸿羽先生曾这样说过: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都渗透着教师的人格。课堂中组织教学、分析讲解、质疑讨论、板书笔记等各个环节都能涉及到教师的人品,教师的教学方法、课堂管理、师生关系等多方面因素,都渗透着教师自己的道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态度、对学业的态度也会影响学生。教师对学生严格要求、悉心指导、对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等诸多方面都会产生影响,同时,也能影响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思想道德方面的状况。这就需要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素质了。

二、深挖教材

在数学课上渗透德育内容,要按每节课的具体内容来渗透相应的德育思想。如关于小学三年级“长方形和正方形”一章内容中,有这样一道题:在长方形的周长不变的情况下,研究长与宽的变化规律,就可以引导学生用揻铁丝的方法去探究,向学生渗透实践出真知的思想。

三、数学教学中还可以用竞争的方法向学生渗透德育教育

如学生做练习题,有的学生做得快,有充分玩的时间,而有的学生做得慢,还不着急不着慌,悠然自得。若教师这时说“看哪组学生同学做得又快又好,得小红旗;哪组慢,将得到小白旗。”这时你再看学生的表现:做得快的学生一个劲地催做得慢的学生,慢的学生急得直冒汗。从而使他们体会到一个人的荣辱,关系大家,体会到自己是生活在集体中,从而强化学生的集体意识。

数学教学中,有许许多多的方法可以渗透德育教育,我认为不管用什么方法,只要能时刻想着向学生渗透,能影响到学生,那就算是成功了。

吴宝剑

2008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那么怎样才能在数学教育教学中更好的渗透德育教育呢,我认为有下面的一些方法。

小学数学是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小学数学大纲指出:“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智力得到发展,能力得到提高,受到思想品德教育。”这说明:小学数学教学,不只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发展智力,还要体现社会主义教育的性质,结合学科特点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德育教育渗透在教学过程中,使德育教育落到实处。那么怎样才能在数学教育教学中更好的渗透德育教育呢,我认为有下面的一些方法。

一、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体现的人格魅力。 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

二,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在教学年月日时,可以让学生说说一年有哪些重大节日,分别是哪天?如国庆节、儿童节、清明节、中秋节、植树节、教师节等,在判断平年与润年时,可以有意识的让学生判断一些有意义的年份,如1949年,19年,2001年,2008年等,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了解一些国家已经发生或即将发生的大事。在教学圆周率时,可以介绍圆周率是我国的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计算出来的,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的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六位小数的人。并讲述了祖冲之在追求数学道路上的感人故事,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转化为为祖国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可以说是一举多得。再如:“旅游中的数学”里面租车、用餐等实践活动,既要提高学生的乘法与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能力,又要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培养学生团结互助,合理支配,不乱花钱,营养用餐的一些良好习惯,这样的例子在数学中还很多,只要教师充分挖掘教材,是可以找到德育教育的素材的。

三,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比如:在教学元、角、分与小数时,我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你是怎样处理家中的一些零碎钱的?就像几角、几分的钱。”有的学生说“放在层钱罐里,等钱罐满了取出来支援山区的小朋友买新书包。”我及时表扬了这个孩子有爱心。但有个学生却说“有一次,我看见一个时髦的哥哥把找零的2角钱捏成一团,然后随手一扔.”“这样做对吗?该怎样做?”我趁机问道。并及时的引导学生认识到作为一个中国公民要爱护人民币。再如:在教学对称、平移和旋转一课后,我布置了这样一个作业“请你将你喜欢的一个简单图案通过对称、平移或者旋转,设计出一幅有趣的,精美的图案,并设想这幅图案用在哪儿效果最好?”真是奇思妙想,有的说“我的图案可以制作风筝”有的说“我的图案可以编制毛衣。”“我的可以做成地砖图案”“我的可以制成床单图案”......学生争着抢着发表自己的设计。我认为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美感和空间想象力,又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可以说是一举多得。拿教学方法来说,我们可以取小组合作学习法,这样,使得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为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同时培养了学生合作互助的精神。这种学习法共享一个理念:学生们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前提下进行学习。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

四,利用数学活动和其他形式进行德育教育。德育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应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我们可以适当开展一些数学活动课和数学主题活动。例如,学过简单的数据整理后,我们可以让学生回家后调查自己家庭每天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然后通过计算一个班,一个星期,一个月,一年使用垃圾袋的数量,最后结合垃圾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这样学生既可以掌握有关数学知识,又对他们进行了环保教育。再如,我们学习辨认方向后,可以让学生以操场为中心,以自己的家为中心,或以家乡的某一雄伟建筑为中心,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以咱们的国家为中心,分别说说他们的东南西北有什么?这样不仅是课内知识课外用,同时渗透爱祖国,爱家乡的教育。另外要根据学生的爱好开展各种活动,比如知识竞赛,讲一讲数学家小故事等,相信这样一定会起到多重作用的。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也要注意它的策略性,一定不要喧宾夺主,要提高渗透的自觉性,把握渗透的可行性,注重渗透的反复性。我相信只要在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点点滴滴,有机渗透,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是可以达到德育、智育双重教育目的的。

小学英语评课稿范文_优秀的文章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学会看图计算10的加减法。

 2.根据图形正确列出算式。

 3.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4.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10的加减法。

 2.正确地列出算式。

  活动准备

 青蛙教学和图形纸片

  活动过程

 一.复习10的组成(师:上周我们学习了10的组成,小朋友记得非常好,我们一起来做拍手的游戏,把10的组成念一念,10可以分成1和9,2和8,3和7,4和6 。。 。。)

 二.出示青蛙教学,结合第1,4幅图学习看图计算第1,2题。

 1.引导幼儿观察第1幅图,10只青蛙游走了1只,还剩几只?

 幼:还剩9只青蛙。

 师:你是怎么想的?能把你的想法告诉老师吗?(老师针对幼儿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性的点拔)

 师:你们能写出算式吗?试试看。

 幼儿独立写算式,教师巡视。

 2.展示幼儿的成果

 幼儿1:我写的是10-1=9,并要求幼儿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师:说得真捧,池塘里有10只青蛙,游走了1只,还剩9只,算式是10-1=9(板书)

 3.学习第2题

 请小朋友观察两头牛的背上各有几只青蛙?它们合起来是多少只青蛙?

 (1)同桌互相说说,再回答

 (2)请幼儿说一说。

 幼儿1:左边的牛背上有6只青蛙,右边的牛背上有4只青蛙,合起来是10只青蛙。

 师:小朋友观察得很仔细,说得也很捧,你们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幼儿独立写,教师巡视。

 (二)巩固练习

 学习10-4=6,6+4=10师:请大家先摆10个纸,再拿走4个,看看这时还剩多少个?

 师:你能列出算式吗?

 幼:10-4=6(师板书)

 师:请大家再摆6个纸,然后再摆4个纸,看看两次一共摆了多少个纸?

 幼儿:一共摆了10个,师:你能用算式写出来吗?

 幼:6+4=10(师板书)

 三.游戏

 二人一组做“凑10“游戏,幼儿1伸出3个手指,幼儿2伸出7个手指,并说出3和7组成10。

 四. 总结。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10的加减法,这部分内容对我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有很大的帮助,请小朋友把今天学习的内容回去告诉爸爸妈妈,好吗?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尝试单双脚跳的快乐,学习单双脚连续跳格子房子,锻炼腿部力量,有良好的动作协调性、灵敏性。

 2、喜欢参与体育活动,遵守游戏规则,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带来的快乐。

 3、发展幼儿的弹跳能力,培养幼儿的创造思维能力,感受跳格子房子的乐趣。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喜欢参与游戏,体验。

  活动准备:

 1、幼儿事先已掌握双脚、单脚跳的方法。

 2、画有四种不同形状格子房子的场地一块。

 3、录音机、磁带、小红旗一面。

  活动过程

 一、 热身运动幼儿随音乐练习各种走的动作,(高人走、矮人走、脚尖走、脚跟走、脚内外侧走等)

 二、合作探索,尝试练习

 1、师:小朋友,请看场地上画有格子房子,请小朋友想一想,怎样玩这些不同形状的格子房子?

 (幼:单脚跳、双脚跳、跨跳、分并腿跳、单双脚交替跳等。)

 2、请几个幼儿示范创意玩法。(教育幼儿在活动过程中不要互相碰撞,学会保护自己和同伴,学会商量合作、交往,规则是不踩到格子房子的边缘线。)

 3、教师小结:请幼儿轮流演示自己的玩法及分享合作的创意玩法。

 (1)师:你刚才和谁一起玩的?你们是怎样跳格子房子的?鼓励幼儿介绍不同形状的格子房子的玩法或一种方式多种玩法。

 (2)你还能想出什么样的跳法来?你还能想出什么形状的格子房子呢?

 4、教师为幼儿示范连续弹跳的技巧,然后组织幼儿集中练习1--2次。

 (1)讲解连续跳的方法、技巧、规则和安全事项:从第一个房子起点开始,逐格单脚跳跃到终点。走到第二个房子起点,逐格双脚跳跃到终点。走到第三个房子起点,逐格跨跳到终点。走到第四个房子起点,逐格单双脚交替跳。跳跃时,要求跳到格子中间,不能踩到边缘线。

 (2)幼儿玩"跳格子"游戏,重点指导幼儿在连续跳的过程中不踩边缘线。

 三、 游戏:"争夺红旗"

 1、玩法: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四组跳房子,完成四种方法,在同一时间内速度快的一组夺得红旗获胜。

 2、规则:"跳房子"的时候不能踩边缘线,踩到线的幼儿须退回起点重跳。一种跳法完后,依次从旁边绕开,接着队伍继续第二种跳法。

 3、幼儿开始比赛。

 4、教师小结比赛情况。

 四、结束

 幼儿擦汗,随音乐做放松运动。

 五、活动延伸:

 在户外活动时间让幼儿继续练习跳房子游戏的多种玩法。

  活动反思:

 幼儿在开展民间游戏活动时,对游戏充满了好奇感,十分感兴趣。幼儿由于自身能力发展所限,少部分幼儿身体平衡掌握较差,在单腿跳中不能控制好自己的身体,经常出现双脚着地或是身体失去平衡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取了不同的措施进行指导。对于平衡差的幼儿,除了用言语鼓励外,在他们行进的过程中,教师也在一旁进行保护行进。在反复多次的游戏后,孩子对平衡能力掌握自如时,再加大难度,以达到游戏的要求。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概括出水果和干果各自的特征。

 2、依据特征,对水果和干果进行分类,并记录分类结果。

 3、知道水果和干果营养丰富,喜欢吃水果和干果。

  活动准备:

 秋天果实丰收的一段录像、人手一张记录表、一支记号笔、各种去壳去皮工具、

 提供各种水果和干果按果实展销会的形式布置成三个区(触摸区、分类区、品尝区)。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出主题。

 1、出示神秘的小口袋,请幼儿摸摸,口袋里藏了什么?(苹果和核桃)说说苹果和核桃哪个是水果,哪个是干果?

 2、导入语: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秋天是这些果实丰收的季节,大家想到果园去看看吗?

 3、播放秋天各种水果、干果成熟、丰收的录像,感受丰收的喜悦。

 3、请幼儿说说果园里自己认识的果实名称。

  二、观察果实,比较异同。

 1、导入语:果园里的果实真多,农民伯伯开了一个果实展销会,邀请我们去参加。

 参观触摸区:

 (1)介绍触摸区,请幼儿找找各种水果和干果,自由触摸,感觉比较它们的外部特征有什么不同?

 (2)幼儿表达自己的发现。

 (3)教师根据幼儿的发现和果实的外部特征进行小结。

 来到品尝区:

 (1)自由品尝水果和果实。(提供一些材料、鼓励幼儿动脑探索如何去壳去皮)

 (2)相互交流,说说水果和干果的味道(初步了解它们的内部特征。)

 (3)教师小结:水果有水分,保存时间长;干果没水分,保存时间短。它们都是植物的果实、营养丰富,味道好,大家要多吃。

 尝试分类区:

 (1)介绍分类区与分类纪录表。

 (2)幼儿依据不同的特征进行分类并纪录。

 (3)教师观察,引导幼儿掌握正确的分类方法。

 (4)教师小结分类中出现的问题、评价分类记录表。

  三、延伸活动:

 提问:

 (1)葡萄、红枣属于什么类?葡萄干、干枣属于什么类?

 (2)为什么有些秋天的水果现在一年四季都能吃到?让幼儿对以上问题进行讨论,教师不给孩子明确答案,让孩子带着疑问回家去查资料、寻找答案了解。继续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与探索欲。事先让幼儿带各种干果和水果。

 向幼儿介绍什么叫干果和水果。干果是有果实、有壳、能吃、没有水分、是干的。水果是有水分,外面有一层软软的果皮。并且还可以告诉幼儿某些水果和干果还有特别作用如梨糖膏治咳喘病,葡萄可以酿酒等

  活动反思:

 这是一节科学课,在活动前一天我就叫小朋友们收集一些水果和干果。水果有苹果、梨、香蕉、李子、火龙果等;干果有开心果、瓜子、核桃、小胡桃、毛栗子等等。在活动开始时,叫小朋友来摸摸水果和干果有什么感觉。之后我就向幼儿总结了水果和干果的各自不同特征,水果皮薄、肉厚、汁多,我们一般是吃它的果肉,而干果壳硬,里面包着,我们一般是吃它的。在讲解完水果和干果的特征之后,就是让幼儿品尝部分水果和干果,在品尝的过程中,我听见好多幼儿都在轻轻的讨论、交流,橘子的水好多啊,苹果真甜呀,梨的水怎么那么多啊,小胡桃的壳真硬,瓜子的肉真香,开心果我们是吃它的吧等,幼儿在品尝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了对水果和干果的认识,从而也对他们的不同特征有了更深厚的记忆。最后还向幼儿介绍了个别水果的作用,可以酿酒、可以治咳喘病等,丰富幼儿的知识。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培养幼儿的灵活性,使幼儿了解气球的不同玩法。

 2、在游戏的过程中培养幼儿在游戏的时候要注意安全。

 3、体验合作创编游戏的乐趣。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教学重点、难点

 让幼儿在玩游戏的过程中要注意安全。

 培养幼儿的灵活性,并使幼儿体验到一起玩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健康歌》光碟、五颜六色的气球(每人一个),短绳(每人一条)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老师组织小朋友排好队。

 二、基本部分、

 1、老师今天给小朋友们一个小礼物,你们猜一猜是什么?在小朋友们各说各的想法的时候,老师出示一个气球。

 2、小朋友你们知道气球有哪些玩法吗?有的小朋友说、气球可以飞上天,有的小朋友说、可以捏成小苹果、、、小朋友说的真棒,今天老师就告诉你们气球不一样的玩法。

 3、老师在每个幼儿的脚上绑上气球,在音乐开始的时候让幼儿开始踩别人脚上的气球,但又要防止别人踩到自己脚上的气球。要求在游戏过程中不能用手。

 4、音乐停止,请小朋友站在原地,看哪个小朋友脚上的气球被踩爆了!哪个小朋友脚上的气球没被踩爆。没被踩爆气球的小朋友被评为“小小勇士”。

 三、游戏结束、小朋友们你们喜不喜欢这个踩气球的游戏啊?(喜欢)老师送每一个小朋友一个气球好不好?(好) 请小朋友们自由的选择自己喜欢颜色的气球。

  教学反思

 通过《踩气球》这一游戏,使幼儿体验一起游戏的乐趣。但是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有个别比较胆怯的小朋友不敢参加。不敢参加的要懂得激发他们的参与欲望。在安全、快乐、轻松的气氛下完成每一个游戏!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利用幼儿园玩水池为幼儿提供玩水的机会,感知水的特点,巩固对水的认识。

 2、引导幼儿用各种资料投放水中玩耍,感知不同物体的"沉"与"浮"现象。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归纳的能力。

 3、让幼儿感受水中发现的乐趣,发生愉悦的情感体验。

 活动准备

 1、塑料制品:果奶瓶、塑料玩具、小水桶等;

 2、木制品:积木、树枝、冰糕棍、树叶等;

 3、纸制品:硬纸壳、皱纹纸、报纸、作业纸、纸盒等;

 4、泡沫制品以和小石块、鹅卵石、小铁块等。

 5、玩水池

 活动过程

 一、感觉游戏。

 1、引导幼儿一起到水池玩水

 看看水中的小脚丫或凉鞋;试试用双手捧水;体会把手掌平放在水中与手指插入水中的不同感觉;

 2、协助幼儿回忆、再现过去所学知识。

 如:能看见水中的小脚丫,是因为水透明、无色;捧着的水一会儿没有了,是因为水会流动等等;

 3、鼓励幼儿说出自身的感受或发现。

 如:把手掌平放水中用的力比手指插入水中用的力更大,在水中走路比在地上走路慢。

 二、听觉游戏。

 1、请幼儿将塑料袋里的物品一一投入水中。

 让幼儿听一听、比一比不同资料投入水中声音的大小;

 再试一试、听一听、比一比不同资料从高处、低处投入水中声音的大小。

 2、幼儿反复对比实验,相互讨论,得出结论:

 从高处将资料投入水中比低处将资料投入水中声音大,重的资料投入水中比轻的资料投入水中声音大。

 3.让幼儿闭眼想象:夏天的暴雨和秋雨(毛毛雨)打在水里的不同声音;

 4.播放声音—暴雨,淅淅沥沥的.小雨

 三、观察、比较、归纳游戏。

 1、观察不同资料投入水中的沉浮现象;

 比较资料的轻、重、厚、薄。

 2、感知资料的轻、重、厚、薄和"沉"、"浮"的关系。

 3、归纳那类资料会沉于水中,那类资料会浮于水中。

  四、触觉游戏。

 用手触摸、感知那些资料吸水,那些资料不吸水;

 那些资料遇水会烂,那些资料遇水完好如初。

 五、收拾整理资料。

 请幼儿把水中的所有资料收集在塑料袋里,使水中无杂物。

 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一一维护水。

 注意:在上述每一种游戏中,均让幼儿充沛讨论、交流、合作。

 如相互提供资料,交流新发现等。以此提高幼儿的交往技能,体验分享的快乐,体验"发现学习"的惊喜、乐趣。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和表演各种影子造型,感知影子造型变化的美与趣。

 2.尝试大胆表现、绘画出各种运动造型。

 3.充分体验活动的乐趣,享受成功的快乐。

  重点难点:

 1.知道影子画线条简单,颜色为纯黑色。

 2.大胆表现、绘画出各种运动造型。

  活动准备:

 1.布置场景:液晶投影灯。

 2.记号笔,两张长条绘画纸。

 3.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入场:

 跟随“奥运”旋律做一些肢体动作。

  二、入座,引出话题:

 小朋友,今年8月8号在北京要举办一个非常重大的活动,你们知道是什么活动吗?(奥运会)

 你们知道奥运会上有些什么运动项目吗?(幼儿自由说说)

  二、赏析影子表演:

 1. 观看影子运动造型。

 下面要请小朋友看一场有关运动的表演,说说看见了什么运动项目?

 2. 幼儿表演影子造型。

 小朋友想来试试吗?鼓励大家来表演各种各样的运动造型。

  三、创作影子运动造型画:

 刚才我们进行了影子表演,表演得真好!那么怎么把这些影子画在纸上变成有趣的影子画呢?

 1. 欣赏范例,说说影子画需要什么材料?应该注意什么?

 2. 看教师示范画影子画。

 3. 请把你最喜欢的运动造型画成影子画,把他做成一幅长卷,来为奥运加油,好吗?

 4. 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四、交流展示:

 1. 影子画长卷完成了,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2. 说说你喜欢哪个影子画,是什么运动造型?

 3.一起为奥运加油:“奥运—加油;中国—加油”!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7

 一、 教材分析

 《奇特的面具》属艺术活动中美术设计课类型,这类课一般要先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讨论,然后再进行制作。切忌让幼儿依葫芦画瓢或直接模仿,那样就失去了制作的意义。

 《纲要》中指出:在支持、鼓励幼儿积极参加各种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的同时,帮助他们提高表现的技能和能力。

 它提出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要体现三条:

 1、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

 2、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

 3、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在日常工作中,我深刻体会到要实现这些教育要求,就必须选择适合幼儿水平和幼儿心理需要的教育活动。使幼儿学习更有价值、发展更有意义。所以根据大班年龄以及《纲要》精神,我将美术活动《奇特的面具》游戏化、趣味化、生动化、生活化。

 二、 目标分析

 根据《纲要》中艺术领域的目标显示

 (1)能初步感受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

 (2)喜欢艺术活动,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感受与体验;

 (3)乐于与同伴一起、表演、创作。

 我将此活动目标定于

 1、感受面具奇特变化带来的乐趣。

 2、用不同的材料及象征的方法给五官、头发变形,制作面具。

 3、对活动感兴趣。能大胆的创作不同的作品。

 三、 准备

 《纲要》中指出:儿童是在与环境与材料的相互作用中获得的发展的。根据其要求特准备如下:

 1、 活动前与幼儿一起收集有关的面具,投放在活动区或在墙壁布置上,引导幼儿自由的玩、看,了解面具、喜欢面具。

 2、 每人一张制作面具用的椭圆型的纸,和不同的材料(毛线、牛皮纸、皱纹纸、亮光纸、布头……)

 3、 剪刀、水彩笔、松紧带等若干。

 4、 范例三个。

 这四项准备工作引发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利用丰富的材料,为幼儿提供了充足的操作机会。充分利用了环境与材料的相互作用,为实现目标提供了充分的帮助。

 四、 教法

 1、 材料利用法(活动前欣赏收集的各种面具,活动后展示自己制作的面具)

 2、 游戏引导法(以变魔术的方法引起幼儿对奇特面具的新奇感,活动后以面具舞会的形式展示自己的作品.)

 3、 讨论、分享交流法(《纲要》中指出“通过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习用多种方式交流、表现、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在此活动中充分引导幼儿交流心目中想象的面具、交流分享自己制作的面具,从中获取新的经验,感受到成功的乐趣!)

 4、 鼓励法(肯定有创意的幼儿,鼓励幼儿制作与众不同的作品)

 5、 操作法(幼儿运用各种不同的材料进行制作,在幼儿制作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幼儿的个体差异,对优秀的幼儿注重新目标的完成,一般幼儿要注重预定目标的达成,根据幼儿的表现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

 五、 过程

 基本流程:

 变魔术导课(引起幼儿对面具的兴趣)——讨论交流(加深幼儿对奇特面具的了解)——操作指导(减少活动对个体差异的影响)——分享交流(丰富知识和能力)——面具展示(加深活动的兴趣,体验成功与喜悦)

 1、 开始部分——魔术导课时间2分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用新奇的方法引起幼儿对活动的兴趣,让兴趣成为幼儿活动的支撑点。)这里教师的语言和表情要有魔力的色彩。为幼儿营造一种神气的气氛。

 2、 基本部分——讨论、交流、制作25分钟(讨论在于促进幼儿语言和思维的相互作用,它使孩子从学习的“彼岸”到达逐渐明晰自己的想法,用自己的语言有条理的解释现象的“彼岸”。制作是一个过程,而活动注重的是过程不是结果。所以在这个环节,教师要作好引导者,让幼儿充分交流、想象、制作。)

 3、 结束部分——分享展示5分钟(分享展示是幼儿在整个活动中最能激发自信心,体验成功喜悦的一个过程。)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8

  设计意图:

 本次活动拟将对流动数据的整理作为主要的内容主体,从中帮助幼儿习得关于统计的基本方法,在教学方法设计上,本活动考虑了尽可能多的尊重幼儿原有经验和各自的学习方法,从自主学习入手,了解幼儿的原有经验,在同伴互助,教师提升过程中,形成新经验,在小步递进,不断尝试中掌握新经验。

  活动目标:

 1.尝试用记录的方法收集流动的数据,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能通过比较、判断,选择又快又准确的方法进行记录。

 3.体验学会统计的成功感。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已有基础的统计经验物质准备:PPT; 记录表; 笔

  活动过程:

 一、引起幼儿兴趣、交代主题,活动导入

 1.播放PPT,激发幼儿猜测的兴趣播放礼物PPT,请幼儿猜测是什么礼物,激发幼儿想得到礼物的兴趣。

 师:大家都想要礼物,怎么办?引出游戏《石头剪刀布》

 2.两人一组随音乐进行游戏《石头剪刀布》。

 师:游戏次数多,记不清赢了多少次,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

 3.幼儿再次进行游戏并尝试为猜拳比赛记录输赢。

 要求:两人记录在一张纸上。

 4.交流记录的方法,提升做标记,用记号记录等统计经验。

 师:介绍自己是怎么记录的,"怎样让别人一眼就能看出是自己的",引出画符号或写名字做标记的方法。

 二、统计奖品数量

 1.播放奖品PPT,出示统计表,学习用自己的方法记录奖品。

 (1)快速播放PPT,引导幼儿继续用记录的方法来记录。

 (2)出示统计表,学习用表格记录的方法。

 师:刚才PPT里的三种奖品,我们可以为做个什么样的标记呢?

 (3)幼儿记录,教师指导。

 2.交流在记录奖品中出现的问题。

 集体讨论:怎样用又快又准确的方法记录?

 3.再次统计奖品数量,在记录中提升"用又快又准确的方法记录"的新经验。

 (1)引导幼儿先在白纸上画上表格和做标记。

 师:这次白纸上什么都没有,那我们应该首先做什么?

 (2)幼儿记录,教师指导。

 4.集体验证交流统计结果。

 5.发放奖品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能够用线条、图案进行组合,装饰大鲸鱼的身体。

 2.体验线描活动的快乐。

 3.培养幼儿的观察鲸鱼、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4.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1.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谁呀?

 2.大鲸鱼身上有哪些漂亮的图案呢?

 3.小结:大鲸鱼身上有像太阳一样的图案,是用螺旋线和波浪线一起画出来的。

 二、教师讲解示范画装饰图案。

 1.除了像小太阳一样的图案,还有哪些好看的图案呢?

 2.教师根据幼儿的发现进行范画。

 3.请个别幼儿来尝试画装饰图案。

 (1)那这个图案是用了那些线条和图案组合成的呢?

 (2)那谁来试试,这个图案可以怎么画?

 4.小结:今天,我们发现鲸鱼身上的图案不只是简单的线条或者图案了,而是把线条宝宝喝图案宝宝组合在一起,画出了好看的装饰图案。等会儿就请你们也来试试吧!

 三、组织幼儿操作

 1.提出操作要求:我们装饰的图案要整齐地排列在大鲸鱼的身上才好看哦!现在一起去装饰吧!

  活动反思:

 本次线描画活动难度有了较大的提高,虽然在活动中我已经示范讲解了很多组合图案的画法,但是在幼儿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大多还只是用单一的线条或者单一的图案进行装饰,并不能将二者进行组合,因此我反思,接下来的特色活动中,对于这样难度较大的组合活动可以先从模仿开始。

 小百科:鲸分为两类,一类是须鲸,一类是齿鲸。鲸属于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真兽亚纲,包含了大约98种生活在海洋、河流中的胎生哺乳动物。

高中历史必修3《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教案

听完小学英语老师的课之后, 其它 的老师对于它的评价会有什么呢?下面是我带来小学英语优秀评课稿 范文 ,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小学英语评课稿范文篇1

 下午听了老师的英语课,觉得自己又收获了一把。两位老师的课堂都很精彩,教学设计巧妙、安排合理、能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师生关系和谐,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老师教态自然、语调亲切,并能不断地鼓励学生,给学生以勇气。以无私的爱心、童心去包容学生,用甜甜的微笑面对学生,使学生在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中学习,推动了知识的掌握和智力的发展,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旧知引入新知。课堂伊始,教师对A 部分的食物类单词进行了复习。通过free talk活用旧知,把学生带入到一定的情景中,并过渡到新知。新旧知识相联结,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新知引入新知。老师在用旧知引入新知时,还能利用新知引入新知。如:从drink the Coke到drink the juice.利用刚刚学过的单词Coke来引入drink the Coke,继而也引入了drink the juice.循序渐进,使学生在新知中得到进一步发展。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都非常注重情境的创设。将学生带入到真实贴切的情境中,将每个单词在一定的情境中呈现。如:前面讲的 ?I?m thirsty. Can I he some water?呈现 ?water?,而后以a bottle, a cup 这样贴切学生实际的教具,依次呈现了 ?coffee?, ?milk?,教学了 ?pour the water?这一动作。又如:show the milk,教师又是在Listen and do当中呈现,而不是生硬地把它搬到学生面前。

 从教师的课件到板书,我们不难发现,老师是花了一番心思的。教师根据不同饮料的特征,设置不同的颜色,给学生形成明朗的视觉刺激,从而为教学服务。在板书的设计上,教师也关注到了这一点,通过几种亮色带给学生视觉上的冲击。

 在课堂结束,教师设计了一个Group work,要求学生操练所学单词,运用所学语句:I like?。 Can I he some? He some?。此活动设计一方面能巩固所学,培养学生应用英语的能力;另一方面又能促进生生之间的交流,增进同学之间的情谊。其次,课文中的Let?s do,经老师巧妙设计,以一个Listen and number的形式得到了应用,注重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练习中。看似简单,内容却丰富。

 总之,老师的这节英语课上得还是比较成功的,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也会不断学习优秀老师的先进 经验 ,改进自己的 教学 方法 ,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小学英语评课稿范文篇2

 《Toys I like》是3BModule2 Unit2的一课内容。我也已将这一课内容教授完毕,但是与陈老师的一课相比较,我的课就显得比较单一,设计思路似乎也比较狭窄,也可以说是属于"传统"型的,并没有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由此也想到,我班的学生阅读能力较差实在也不能太怪罪于那群孩子们,纯属"教导无方"。

 陈老师的课在教授单词的基础上,还进行了拓展阅读。学生在学习了一些熟知的玩具的基础上,她又介绍了三种传统玩具:翻花绳, 元宵节 的兔子灯,更有民族特色的京剧面具。通过这一节课,她班上的孩子不仅是了解了如何玩,对于其中的所蕴含的中国 传统 文化 也能有所感受,更重要的是阅读技能也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这节课上,陈老师选择了学生喜闻乐见的玩具为话题,首先从简单的玩具翻花绳入手,先由教师演示玩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去阅读 文章 。而传统玩具兔子灯以及色彩绚丽的面具,也为学生喜爱和感兴趣。因此,顺势呈现的5篇阅读文章也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围绕着话题层层推进,轻松扫除了阅读时的障碍。

 在这一课上,陈老师基本用学生自主阅读的方式,有的是教师提出关键词,引导学生用关键词去理解整篇文章,有时利用关键问题来提纲挈领,抓住文章的中心意思。也有时学生自己排序,阅读完成的阅读文章。在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中,由易到难,从扶到放。这样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所获也更多。

 这一堂课是值得我去学习的,如果说还有什么建议的话,我认为在教授传统的京剧面具的时候,还可以介绍一下西方国家的一些面具,这样学生可能对外面的世界会了解的更多,也会与我们传统的京剧面具有一个比较。英语学科强调学生能够乐于了解外国文化习俗,我想如果能设置这样一个环节,学生也一定会乐于接受的,教学效果可能也更好。

 观察了一下陈老师出示的5篇文章,单篇文章的字数就达到了80左右,这是我班的学生所不及的。当然,这也不是个一蹴而就的过程。这期间需要我去不断地探索和实践,在这过程中学生也是会有发展的,阅读能力也会有所提高。

小学英语评课稿范文篇3

 一、 合理的设计中体现明确的教学目标

 1。 课的开始,教师询问学生日常生活中能做的事情:Can you sing an English song? Can you dance? Can you walk? Can you swim? 由此自然地展开本课的话题,使课堂教学从一开始就进入比较真实的交际场景,学生在回答的同时会唱的就唱了起来,会跳舞的就扭了起来,全体学生在笑声中开始进入兴奋状态。

 2。 接着老师以运动会Sports meeting为话题,继续进行交流,What can you do in the sports meeting? I can play? in the sports meeting。谈谈运动会上各人擅长的项目,突出了本课的重点:运用情态动词?can?表达某人的ability,并恰当地给予拓展,即在问答句中加入了?地点?。 在这个操练环节中,老师给了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操练语言的机会,同时也让学生在众人面前展示了自己的能力,听课的老师能从他们脸上看到一种成就感。

 3。 然后教师将话题自然地从sports meeting 讲到了其中的一个项目:skip the rope,恰当地引出了新单词skip。当学生与老师一齐沉浸在I can skip like this。这样跳、那样跳地时候,老师手中舞动地绳子不小心失手飞到别处去了。这时学生为老师要拿到这根绳子而想尽办法:You can fly。 You can stand on the chair。 You can jump。 You can play football。 You can play basketball。 体现了信息差、交际性。老师也按学生所讲的一一进行了尝试,但都没有成功的拿到挂在树上的绳子。此时,学生的思维完全被激活,老师适时地让同学看了一段动感十足、喜闻乐见的迪斯尼动画,片段中活灵活现地展示了各种场合的climb,学生马上就将新词汇运用到刚才没有解决的问题中去。两个重点单词skip climb的教学就这么顺利地解决了。

 4。 最后,2008奥运会这一素材的运用更是将气氛推向高潮,教师将学生分成Yao ming Team and Michael Team, 进一步操练已学句型。在加油助威声中,相信 英语学习 对于这批孩子来说已不再是形式、负担,他们完全enjoy it。接着,在I love Beijing, like Sam and May?的儿歌声中结束了本堂课的全部教学。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极好地与生活、社会、世界结合在了一起。

 这样的设计,符合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运作效果良好。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是通过认真的钻研教材,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制定了切合实际的?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用What can ? do? 来提问并用?can?给予回答;?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课堂上感受语言的运用性,学会用该句型去了解同学、朋友的相关资料与信息;?情感与态度目标?:展示学生的 爱好 与才能,鼓励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重点、难点把握准确,抓住了关键。

 二、 清晰的过程中充满新颖的教学方法

 所谓教学方法:包括教师?教?学活动方式,还包括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的方式,是?教?的方法与?学?的方法的统一。本堂课,教师在整个清晰的教学过程中用的教学方法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优选活用

 一种好的教学方法总是相对而言的,它总是因课程,因学生,因教师自身特点而相应变化的。今天的这堂课,对象是二年级的学生,教学内容是can句型与词汇的掌握,教师是充满活力的季教师,因此各种方法的选用就显示出相当的贴切与有效。开始部分的儿歌sing, sing, sing a song。 Dance, dance, dance with me。 Write, write, write a letter? 非常有节奏;展开部分的Ask and answer、find partners能够贴近学生;动作表演action,表情模仿imitation, 唱歌 ,观看卡通片watching video,贯穿始终的情景表演(situation)等方法更是有效地促进、巩固了教学。

 (二)新颖多样

 教学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所以教师必须面向实际,恰当地选择教学方法,同时还要在教学方法多样性上下一番功夫,使课堂教学超凡脱俗,常教常新,富有艺术性。本堂课该教师安排了多样的学生活动,其中有个人、小组和全班性的,有教师指导性的,如小对话的教学,老师就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也有需学生独立或合作完成的。如:Talk about the pictures。活动均有明确的目标与要求,并能够安排在一定的语境和情景中进行,突出了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情和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体现了交际语言教学的思想。

 (三)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

 现代化教学呼唤现代化手段。?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的陈旧单一教学手段应该成为历史。季教师适时、适当地用了录音机、电脑等现代化教学手段。Goofy形象的出现尤其受到学生的欢迎,巧妙的是该段的播放是穿插在学生的思维完全被激活的状态下的,climb的掌握是学生急切需要的,学生是为了更好的拥有语言材料而在观看这个片段,因此,媒体地运用显得相当自然和到位。 21

 三、 活跃的气氛中展现良好的教学素质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外语系张连仲教授曾这样指出:评价一节课成功与否,主要应看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学生言语交际的有效性,以及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的情感、合作精神和学习与交际策略等方面的发展情况。

高中数学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必修3《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教案一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识记理解古 代希腊智者学派关于?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关于人文主义精神的基本内涵。

 识记理解苏格拉底?知识即美德?这一观点

 2.过程与方法

 情景分析法、比较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育学生追求真、善、美;批判地继承古典文化

 教学重难点

 重点:智者学派、苏格拉底。

 难点:哲学观点

 教学工具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展示?蒙娜丽莎?油画。

 它与人文精神有什么联系?

 什么是人文精神?

 人文主义:

 在西文中,?人文精神?一词应该是humanism,通常译作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其核心思想为:一、关心人,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反对神学对人性的压抑;简单地说,就是关心人,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狭义地说是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

 起源于古希腊:由敬畏?神?到关注?人?

 发展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时:注重人性,宣扬人性的力量,形成人文主义思潮

 进一步发展于?启蒙运动?:猛烈抨击封建制度和基督教会。科学和理性成为资产阶级建立自己理想社会的思想武器。

 一、智者学派:

 (1)产生时间背景:

 公元前5世纪

 1.民主政治的发展(公元前5世纪中叶以后,古希腊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2.古希腊奴隶制经济的繁荣(海外贸易和工商业的发展,古希腊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3.人的地位的提高(民主政治制度和每个公民参与政治意识的加强,使人的中心地位日益突出)

 4.特殊的地理环境

 (1)代表人物:普罗泰戈

 (2)主要观点?人是万物的尺度?

 如何解释这一命题------学生解释

 (1)强调人的价值,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含义:人的感觉是判定一切的准绳

 评价:否定了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树立 了人的尊严和权威。体现了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

 (2)反对迷信,强调人的自由

 (3)社会道德不应该强求一律,强调人的个性、发展

 (4)意义:人文主义的最初体现。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难能可贵的。

 古代希腊智者学派认为人怎样生活才算幸福?

 以人的需求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在一种共同的习俗和法律下,实现人的价值与尊严,大家公平、自由地生活。

 (6)明显局限:忽视道德

 故事:不明确的是非观

 二、苏格拉底

 (1)人物:苏格拉底

 (2)主要观点:?美德即是知识?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认识你自己?

 ?美德来源与教育?(知德合一)

 (3)意义:崇尚真、善、美。鼓舞人们追求整理和知识。对西方哲学和科学教育起了重要的启蒙作用。?文艺复兴?时期人们扛起古代希腊人文主义的大旗,倡导自然人性观、和谐发展观和个性解放的理论,喊出?知识就是力量?

 苏格拉底心目中完美的人应具备什么必要的素质?

 心地善良、知识渊博、富于教养、崇尚理性。即:智慧、正义、勇敢、节制、知识丰富等。

 他自身为成为这样的完美的人而努力。

 补:苏格拉底的妻子

 (4)局限:知识的内涵:片面狭隘。

 比如:美德与知识的关系不一定成正比。

 美德与教育的关系不是简单的成正比:美德是教育的目的,不一定是结果;教育是美德的来源,却不是唯一来源。高分低能、高分低德。

 ?雅典的牛虻?自居。

 苏格拉底以他的悲剧性的生命终结阐释了他的观点。

 苏格拉底之死。

 (5)孔子与苏格拉底

 时代、外貌、思想

 三、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1.简单介绍柏拉图《理想国》

 2.亚里斯多德:所有学科都精通,极有智慧的人。希腊人的百科全书

 3.他们对人文主义的发展和学术贡献是什么?

 四、产生的背景:

 古代希腊经济的繁荣、民主政治的发展、人的地位的提高等

 表格归纳。

 高中历史必修3《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教案二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列举普罗泰格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思想家的思想主张,理解他们思想形成的原因,并对他们的思想作简要的评价。

 2.过程与方法:

 ①在分析和解读材料事例中加深对西方人文精神的内涵的理解;

 ②编演历史剧,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③将教材中的重要人物、重要概念、需要探究的主要问题,分配给学生在课前搜集,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交流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利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批判地继承古典文化;②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理解: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③教育学生追求真、善、 美。

 教学重难点

 重点:智者学派、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及其评价

 难点:如何理解思想家的哲学观点

 教学工具

 幻灯片。。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是每一个中国人都不能忘怀的一段骄傲而又温暖的记忆。当今世界唯一能把不同肤色、不同种族的国家和民族联系在一起、并能激起人们高涨热情的就是四年一次的奥运会。当奥运圣火点燃,?更高、更快、更强?的口号响彻云霄的时候,谁能不对古希腊人油然而生敬意?这是古希腊人为世界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啊。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奥运的故乡希腊,去感受一下古希腊文化的人文精神。

 新课教学

 一.人们对宇宙万物起源的探索情况:神、水、人。

 先安排学生快速阅读教材21页的单元引言和22页的本课引言,思考并概括?人们对宇宙万物起源的探索情况及人文主义起源发展的线索?,然后教师概述:

 人们对宇宙万物起源的探索:1.前6世纪之前,世界由神创造2.前6世纪,泰勒斯:?万物都是由水形成的?。3.前5世纪,智者学派:?人是万物的尺度?。 西方的?人文主义?的演变和发展:起源: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的智者学派;压抑:中世纪基督教的统治;发展:14至17世纪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成熟:17、18世纪启蒙运动。

 二.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智者学派

 什么是智者学派?(概念)为什么在公元前5世纪的希腊会出现智者学派?(原因和背景)智者学派的主张有哪些?影响如何?(主张和影响)

 1、?智者学派?的概念

 有偿传授辩论、演说、修辞的技巧和参政知识的职业教师,自称?智者?。反对派认为他们巧言善辩、冒智慧,称其为?诡辩学派?。

 那么当时的希腊为什么会出现智者学派呢?

 2、智者学派的出现背景

 探究一结合材料和教材思考:

 (多媒体展示)阿菲尔:你上午去参加公民大会吗?

 阿里托:希波战争胜利后,我的葡萄酒生意一直很好,我正要赶往港口送货,然后参加公民大会。

 阿菲尔:中午到我家讨论公民发言权问题,如何?

 阿里托:不行,我要去听普罗泰格拉老师的课。我想参加陪审法庭,但演说水平不够。上次与你讨论的问题想好了吗?

 阿菲尔:?究竟是标枪,还是掷标枪的人,还是主持者对标枪刺死负责?我思考很久,但没有结论!

 在当时雅典的公民大会和陪审法庭上,人们常常要发表意见,要和自己的对手辩论,雅典法庭规定每个公民须替自己辩护,不许旁人代辩。所以出现了这样一批专门教授人辩论、演说、修辞的技巧和参政知识的职业教师。①政治因素: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成为希腊政治和文化中心。参与政治生活成为每个公民生活的重要内容②古希腊工商业发展,奴隶制经济繁荣(在广大奴隶的劳动基础上,古希腊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为哲学的成长提供了物质条件)?根本原因③人的地位的提高(民主政治制度和每个公民参与政治意识的加强,使人的中心地位日益突出)

 最后教师强调:提示并强调学生学习时要注意理解?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

 3、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

 4、研究领域:

 人和人类社会 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组织、风俗习惯和规范

 5、思想主张:

 ①强调人的价值,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②反对迷信,强调自由,认为一切制度、法律和道德都是人为的产物。

 ③在社会道德方面,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判断标准,不应强求一律。强调其思想主张所体现的人文主义精神实质

 ?人是万物的尺度?这句哲学名言在当时具有反传统的意义。为什么这么说呢?看到23页的学思之窗这里所说的?人?,就是指人的感觉。意思是说,认定事物的本质,要以人的感觉为标准。这就对神灵的存在提出了大胆的怀疑,让人取代神的地位,树立了人的价值尊严,是西方人本主义的最初表现,具有反对神灵崇拜传统观念的重大意义。

 [探究二] 那么这句被誉为吹响人文主义的号角的名言到底有没有不足之处呢?人真的是万物的尺度吗?

 (多媒体显示)● 2004年2月23日,云南大学2000级大学生在宿舍残忍4名同学。● 2009年11月26日早上,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2009级研究生在宿舍卫生间用两条系在一起的毛巾,将身体悬挂在卫生间水龙头上,半蹲着以一种极为痛苦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 2009年12月4日上午11时30分,长沙市芙蓉南路发生一起抢劫枪杀案,1人死亡。 ● 2009年12月12日,益阳市安化县高明乡34岁的村民刘爱兵持袭击本村村民,并纵火烧毁6栋村民房屋,致13人死亡、一人重伤。

 6、历史意义:

 智者学派的积极主张及评价

 积极作用:①对雅典民众思想启蒙和解放起了积极作用 ②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

 消极作用:过分强调个人的感受,认为没有是非之别,给随意性和极端个人主义打开方便之门。

 [多媒体显示]欧提勒士要拜普罗泰格拉为师学习诉讼和辩护。师徒事先签订有合同,规定欧提勒士先付给普罗泰格拉一半学费,剩下一半,等他打赢第一场官司再付。一年满师后,欧提勒士却迟迟不替人打官司。

 [设问] 如果你是法官或者是一个想帮助他们解决困境的人,你会用什么办法来解决二人的僵局呢?你认为这个故事显示了智者学派哪些不足之处呢?

 [引导] 以庭外调解,劝一方或双方退让等。

 [结论] 通过?半费之讼?这个故事说明智者学派只重视追求名利,只重视知识和技能,忽视道德的缺陷。

 智者学派过分强调个人主观感受,忽视道德,导致雅典社会世风日下,引起了其他思想流派的批判。其中以苏格拉底的主张最为卓越。

 三.人文主义思想的升华:苏格拉底

 探究三1.结合老师刚才的讲述及教材思考:?美德即知识?主张是在怎样的社会背景下提出的?

 2.结合以下材料归纳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

 ?雅典人啊!我尊敬你们,热爱你们。我要教诲和劝勉我遇到的每一个人?要认识你自己。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你们不能只追求荣誉和享乐,要知道,知识才是美德。你们不能只注意金钱和地位,而不注意智慧和真理。你们不要老想着人身和财产,而首先要改善你们的心灵。金钱不能买到美德,美德却能产生一切美好的东西。这就是我的教义。?

 ?苏格拉底的演讲

 1.背景:①智者学派重视人的作用,但忽视道德②雅典社会世风日下、道德沦丧

 苏格拉底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整个西方哲学的奠基人,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希腊三贤?。 他以?雅典的牛虻?自居,他的使命就是要叮咬、责备、劝说雅典这匹迟钝、昏睡的骏马,使它惊醒。

 那么这只牛虻他有哪些重要的思想主张呢?

 2、思想主张:

 ①?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希望重建人们道德价值观,挽救城邦制度(界定什么样的?人?)

 ②提出?美德即知识?的思想,认为社会中的人应该具备美德,美德来源于知识(知德合一);(什么样的?人?才有思想)

 ③主张?认识你自己?,提出善是人内在的灵魂,作恶是出于无知,教育可使是自己灵魂之内已有的美德(怎样获得知德)

 再现历史学生表演历史小剧目?苏格拉底之死?

 通过感知以上两材料所创设的情景,分出若干角色:

 苏格拉底、柏拉图等弟子、鞋匠、裁缝、游手好闲的、看好戏凑热闹的组成的陪审团、主审官、狱卒,让学生课前自己设计好台词然后进入情景氛围再现苏格拉底为了民主法律自由等高贵的人性慷慨赴死,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心灵的震撼和顿悟,感悟其之死正体现了人文精神的升华,从而达到历史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的目标,也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表达、表演等综合素质。

 苏格拉底和智者的异同:

 相同点:把人类及其社会作为探究的课题;体现人文主义精神,注重人、人性; 不同点:苏格拉底更重视人的道德,强调?知德合一?

 3、意义: 是人类精神觉醒的一个重要表现,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第一个?把哲学从天上请回人间?的哲学家。

 四.人文主义思想的进一步发展: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

 柏拉图出身雅典显贵,是苏格拉底的学生,20岁拜苏格拉底为师,跟他学习了10年。他继承和发展了苏格拉底的人文思想。作为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亚里士多德更以学识渊博著称,在逻辑、、政治、经济、文艺理论和自然科学中的动物学、植物学、生理学、物理学等方面都颇有研究。马克思曾称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恩格斯称他是古代的黑格尔,被后人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有哪些思想主张呢?

 探究四为什么说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进一步发展了人文主义思想?

 答案要点: ①柏拉图关注人类社会,在《理想国》书中,根据智慧品德把每个人明确分工,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为理性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认为理念是万物的本原(唯心)②亚里士多德主张真理高于一切(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以科学调查的方式研究自然界,创建了严密的逻辑论证系统。

 课后小结

 通过本课的讲授,先由学生讲述自己所理解的?人文精神?的内涵,教师再讲述,升华学生理解知识的能力。教师总结:?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

 课后习题

 阅读苏格拉底之死的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读后感或历史随笔,谈谈自己个人的思考及感悟。

 板书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一.人们对宇宙万物起源的探索情况:神、水、人。

 二.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智者学派

 三.人文主义思想的升华:苏格拉底

 四.人文主义思想的进一步发展: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

说课要注意什么

 人生要敢于理解挑战,经受得起挑战的人才能够领悟人生非凡的真谛,才能够实现自我无限的超越,才能够创造魅力永恒的价值。接下来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高中数学教案教学设计,希望大家喜欢!

  高中数学教案教学设计一

 函数单调性与奇偶性

 教学目标

 1.了解函数的单调性和奇偶性的概念,掌握有关证明和判断的基本 方法 .

 (1)了解并区分增函数,减函数,单调性,单调区间,奇函数,偶函数等概念.

 (2)能从数和形两个角度认识单调性和奇偶性.

 (3)能借助图象判断一些函数的单调性,能利用定义证明某些函数的单调性;能用定义判断某些函数的奇偶性,并能利用奇偶性简化一些函数图象的绘制过程.

 2.通过函数单调性的证明,提高学生在代数方面的推理论证能力;通过函数奇偶性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抽象的能力,同时渗透数形结合,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

 3.通过对函数单调性和奇偶性的理论研究,增学生对数学美的体验,培养乐于求索的精神,形成科学,严谨的研究态度.

 教学建议

 一、知识结构

 (1)函数单调性的概念。包括增函数、减函数的定义,单调区间的概念函数的单调性的判定方法,函数单调性与函数图像的关系.

 (2)函数奇偶性的概念。包括奇函数、偶函数的定义,函数奇偶性的判定方法,奇函数、偶函数的图像.

 二、重点难点分析

 (1)本节教学的重点是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概念的形成与认识.教学的难点是领悟函数单调性, 奇偶性的本质,掌握单调性的证明.

 (2)函数的单调性这一性质学生在初中所学函数中曾经了解过,但只是从图象上直观观察图象的上升与下降,而现在要求把它上升到理论的高度,用准确的数学语言去刻画它.这种由形到数的翻译,从直观到抽象的转变对高一的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因此要在概念的形成上重点下功夫.单调性的证明是学生在函数内容中首次接触到的代数论证内容,学生在代数论证推理方面的能力是比较弱的,许多学生甚至还搞不清什么是代数证明,也没有意识到它的重要性,所以单调性的证明自然就是教学中的难点.

 三、教法建议

 (1)函数单调性概念引入时,可以先从学生熟悉的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图象出发,回忆图象的增减性,从这点感性认识出发,通过问题逐步向抽象的定义靠拢.如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图象怎么就升上去了?可以从点的坐标的角度,也可以从自变量与函数值的关系的角度来解释,引导学生发现自变量与函数值的的变化规律,再把这种规律用数学语言表示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对一些关键的词语(某个区间,任意,都有)的理解与必要性的认识就可以融入其中,将概念的形成与认识结合起来.

 (2)函数单调性证明的步骤是严格规定的,要让学生按照步骤去做,就必须让他们明确每一步的必要性,每一步的目的,特别是在第三步变形时,让学生明确变换的目标,到什么程度就可以断号,在例题的选择上应有不同的变换目标为选题的标准,以便帮助学生 总结 规律.

 函数的奇偶性概念引入时,可设计一个课件,以

 \

 的图象为例,让自变量互为相反数,观察对应的函数值的变化规律,先从具体数值

 \

 开始,逐渐让

 \

 在数轴上动起来,观察任意性,再让学生把看到的用数学表达式写出来.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再得到等式

 \

 时,就比较容易体会它代表的是无数多个等式,是个恒等式.关于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的问题,也可借助课件将函数图象进行多次改动,帮助学生发现定义域的对称性,同时还可以借助图象(如

 \

 )说明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只是函数具备奇偶性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高中数学教案教学设计二

 高中数学第一册(上)1.1集合(一)教学案例教学目标:1、理解集合、集合的元素的概念;2、了解集合的元素的三个特性;3、记忆常用数集的表示;4、会判断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集合(一)教学案例

 。教学重点:1、集合的概念;2、集合的元素的三个特征性质教学难点:1、集合的元素的三个特性;2、数集与数集的关系课前准备:1、教具准备:多媒体制作数学家康托介绍,包括头像、生平、对数学发展所作的贡献;本节课所需的例题、图形等。2、布置学生预习1.1集合.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多媒体展示激发兴趣:为科学而疯的人——康托托康(Contor,Georg)(1845-1918),俄罗斯—德国数学家、19世纪数学伟大成就之一—集合论的创立人。康托生於俄国圣彼得堡,父母亲是丹_,父亲出生於丹_都哥本哈根,是一个富裕的商人,他的母亲玛丽具有艺术家血统,他父母亲年轻时移居到俄国圣彼得堡,康托就出生在那里,康托是家中长子,并於1856年全家移居到德国法兰克福,也因为康托多次改变国籍,许多国家都认为康托的成就都是它们培养出来的。康托自幼对数学有浓厚兴趣。23岁获博士学位,以后一直从事数学教学与研究。他所创立的集合论已被公认为全部数学的基础。1874年康托的有关无穷的概念,震撼了知识界。康托凭借古代与中世纪哲学著作中关于无限的思想而导出了关于数的本质新的思想模式,建立了处理数学中的无限的基本技巧,从而极大地推动了分析与逻辑的发展。他研究数论和用三角函数地表示函数等问题,发现了惊人的结果:证明有理数是可列的,而全体实数是不可列的。由于研究无穷时往往推出一些合乎逻辑的但又荒谬的结果(称为“悖论”),许多大数学家唯恐陷进去而取退避三舍的态度。在1874—1876年期间,不到30岁的康托向神秘的无穷宣战。他靠着辛勤的汗水,成功地证明了一条直线上的点能够和一个平面上的点一一对应,也能和空间中的点一一对应。这样看起来,1厘米长的线段内的点与太平洋面上的点,以及整个地球内部的点都“一样多”,后来几年,康托对这类“无穷集合”问题发表了一系列 文章 ,通过严格证明得出了许多惊人的结论。康托的创造性工作与传统的数学观念发生了尖锐冲突,遭到一些人的反对、攻击甚至谩骂。有人说,康托的集合论是一种“疾病”,康托的概念是“雾中之雾”,甚至说康托是“疯子”.来自数学_的巨大精神压力终于摧垮了康托,使他心力交瘁,患了精神_,被送进医院.他在集合论方面许多非常出色的成果,都是在发作的间歇时期获得的.真金不怕火炼,康托的思想终于大放光彩。18年举行的第一次国际数学家会议上,他的成就得到承认,伟大的哲学家、数学家罗素称赞康托的工作“可能是这个代所能夸耀的最巨大的工作。”可是这时康托仍然神志恍惚,不能从人们的崇敬中得到安慰和喜悦。1918年1月6日,康托在一家院去世。今天,我们将学习高中数学第一章集合与简易逻辑的1.1集合(一),让我们回顾一下初中涉及到集合的有关知识。二、[复习旧知识]复习提问:1.在初中,我们学过哪些集合?实数集、二元一次方程的解集、不等式(组)的解集、点的集合等。2.在初中,我们用集合描述过什么?角平分线、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圆、圆的内部、圆的外部等。

 实数有理数无理数整数分数正无理数负无理数正分数负分数负整数自然数正整数零3.实数的分类3、实数的分类:

 实数正实数负实数零

 4、以下由学生完成:(1)、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圈内

 0、、2.5、、、-6、、8%、19

 整数集合分数集合无理数集合

 (2).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大括号内1、-10、、、-2、3.6、、—0.1、8、负有理数集合:{}

 整数集合:{}

 正实数集:{}

 无理数集:{}

 3.解不等式组(1)2x-3〈5

 4.绝对值小于3的整数是—————————————————三、[学习互动]1、观察下列对象(1)2,4,6,8,10,12;(2)所有的直角三角形;(3)与一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4)满足x-3>2的全体实数;(5)本班全体男生;(6)我国古代四明;(7)2007年本省高考考试科目;(8)2008年奥运会的球类项目,

 《集合(一)教学案例》通过学生观察以上对象后,教师提问:[集合的概念](1)集合是什么?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简称集。(2)什么是集合的元素?集合中的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3)集合、集合的元素怎样表示?一般用大括号表示集合且常用大写字母表示;集合中的元素用小写字母表示。(4)集合中的元素与集合的关系a是集合A的元素,称a属于A,记作a∈A;a不是集合A的元素,称a不属于A,记作aA。2、探讨下列问题(1){1,2,2,3}是含有1个1、2个2、1个3的集合吗?(2)的科学家能构成一个集合吗?(3){a,b,c,d}与{b,c,d,a}是否表同一个集合?通过师生共同探讨得出下面结论:通过师生共同探讨得出结论:[集合中的元素的性质]确定性: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是确定的。集合的元素的特点互异性: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是互异的。无序性:集合中的元素是无先后顺序的。组成集合的元素可以是:数、图、人、事物等。[常用数集的表示](1)自然数集:用N表示(2)正整数集:用N﹡或N+表示(3)整数集:用Z表示(4)有理数集:用Q表示(5)实数集:用R表示(正实数集用R_R+表示)四、[四、[互动参与]例1下面的各组对象能否构成集合是()(A)所有的好人(B)小于2004的实数(C)和2004非常接近的数(D)方程x2-3x+2=0的根例2用符号填空(1)3.14Q(2)πQ(3)0N+(4)0N

 32(5)(-2)0N_6)Q

 3232(7)Z(8)—R

 五、[分层议练]1、选择题(1)下列不能形成集合的是()A、所有三角形B、《 高一数学 》中的所有难题C、大于π的整数D、所以的无理数2、判断正误(1){x2,3x+2,5x3-x}={5x3-x,x2,3x+2}()(2)若4x=3,则xN()(3)若xQ,则xR()(4)若xN,则xN+()

 常用数集属于a∈AN、N_或N+)、Z、Q、R。集合集合的概念元素与集合的关系集合中元素的性质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不属于aA

 本节课设计的目的: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前预习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多媒体教学提高课堂效益,使教学呈现方式多样化;探索现代教学手段与高中数学教学的整合。

  高中数学教案教学设计三

 集合的概念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初步理解集合的概念,知道常用数集的概念及记法

 (2)使学生初步了解“属于”关系的意义

 (3)使学生初步了解有限集、无限集、空集的意义

 教学重点:集合的基本概念及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集合的两种常用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正确表示

 一些简单的集合

 授课类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内容分析:

 1.集合是中学数学的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在小学数学中,就渗透了集合的初步概念,到了初中,更进一步应用集合的语言表述一些问题例如,在代数中用到的有数集、解集等;在几何中用到的有点集至于逻辑,可以说,从开始学习数学就离不开对逻辑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基本的逻辑知识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也是认识问题、研究问题不可缺少的工具这些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学习本章的意义,也是本章学习的基础

 把集合的初步知识与简易逻辑知识安排在高中数学的最开始,是因为在高中数学中,这些知识与其他内容有着密切联系,它们是学习、掌握和使用数学语言的基础例如,下一章讲函数的概念与性质,就离不开集合与逻辑

 本节首先从初中代数与几何涉及的集合实例入手,引出集合与集合的元素的概念,并且结合实例对集合的概念作了说明然后,介绍了集合的常用表示方法,包括列举法、描述法,还给出了画图表示集合的例子

 这节课主要学习全章的引言和集合的基本概念学习引言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认识学习本章的意义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集合的基本概念

 集合是集合论中的原始的、不定义的概念在开始接触集合的概念时,主要还是通过实例,对概念有一个初步认识教科书给出的“一般地,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也简称集”这句话,只是对集合概念的描述性说明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简介数集的发展,复习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质数与和数;

 2.教材中的章头引言;

 3.集合论的创始人——康托尔(德国数学家)(见附录);

 4.“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5.教材中例子(P4)

 二、讲解新课:

 阅读教材第一部分,问题如下:

 (1)有那些概念?是如何定义的?

 (2)有那些符号?是如何表示的?

 (3)集合中元素的特性是什么?

 (一)集合的有关概念:

 由一些数、一些点、一些图形、一些整式、一些物体、一些人组成的.我们说,每一组对象的全体形成一个集合,或者说,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也简称集.集合中的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

 定义:一般地,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

 1、集合的概念

 (1)集合: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形成一个集合(简称集)

 (2)元素:集合中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

 2、常用数集及记法

 (1)非负整数集(自然数集):全体非负整数的集合记作N,

 (2)正整数集: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记作N_N+

 (3)整数集:全体整数的集合记作Z,

 (4)有理数集:全体有理数的集合记作Q,

 (5)实数集:全体实数的集合记作R

 注:(1)自然数集与非负整数集是相同的,也就是说,自然数集包括

 数0

 (2)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记作N_N+Q、Z、R等 其它

 数集内排除0的集,也是这样表示,例如,整数集内排除0

 的集,表示成Z

_

3、元素对于集合的隶属关系

 (1)属于: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A,记作a∈A

 (2)不属于: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A,记作

 4、集合中元素的特性

 (1)确定性:按照明确的判断标准给定一个元素或者在这个集合里,

 或者不在,不能模棱两可

 (2)互异性:集合中的元素没有重复

 (3)无序性:集合中的元素没有一定的顺序(通常用正常的顺序写出)

 5、⑴集合通常用大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B、C、P、Q……

 元素通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b、c、p、q……

 ⑵“∈”的开口方向,不能把a∈A颠倒过来写

 三、练习题:

 1、教材P5练习1、2

 2、下列各组对象能确定一个集合吗?

 (1)所有很大的实数(不确定)

 (2)好心的人(不确定)

 (3)1,2,2,3,4,5.(有重复)

 3、设a,b是非零实数,那么可能取的值组成集合的元素是_-2,0,2__

 4、由实数x,-x,|x|,所组成的集合,最多含(A)

 (A)2个元素(B)3个元素(C)4个元素(D)5个元素

 5、设集合G中的元素是所有形如a+b(a∈Z,b∈Z)的数,求证:

 (1)当x∈N时,x∈G;

 (2)若x∈G,y∈G,则x+y∈G,而不一定属于集合G

 证明(1):在a+b(a∈Z,b∈Z)中,令a=x∈N,b=0,

 则x=x+0_a+b∈G,即x∈G

 证明(2):∵x∈G,y∈G,

 ∴x=a+b(a∈Z,b∈Z),y=c+d(c∈Z,d∈Z)

 ∴x+y=(a+b)+(c+d)=(a+c)+(b+d)

 ∵a∈Z,b∈Z,c∈Z,d∈Z

 ∴(a+c)∈Z,(b+d)∈Z

 ∴x+y=(a+c)+(b+d)∈G,

 又∵=

 且不一定都是整数,

 ∴=不一定属于集合G

 四、小结:本节课学习了以下内容:

 1.集合的有关概念:(集合、元素、属于、不属于)

 2.集合元素的性质: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3.常用数集的定义及记法

 五、课后作业:

 六、板书设计(略)

 七、课后记:

毕业典礼大班教案

问题一:怎么进行说课,要注意那些方面 三、说课的内容形式(或说课的基本格式、“套路”)

说课主要分为以下四个四个方面:说教材分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程序设计、说效果。说课时间一般控制在10―15分钟左右。

(一)教材分析

这是说课最基础的内容,即说“教什么”的问题。

1、简析教材

一般是说科学的一节课,说出这节课在第几册第几章第几节,是什么类型的课(新授课、实验课或复习课等)。该教材内容在科学中的地位,与前后知识的具体联系以及与相关学科的联系。该教材的结构特点和教材安排的先后顺序,分析编者选材意图作用。

2、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一堂课的中心任务,所有的教学环节都是为它服务的。制定目标要符合课程标准和切合学生实际,使学生经过努力能够达到。

科学教学目标包括三维目标,即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描述要具体、简洁,要有不同层次的要求。如知识目标层次有:了解、理解、掌握;技能目标层次有:观察、实验、思维等,练习、初步学会、学会;情感目标层次有:兴趣和探索精神、辩证唯物主义、爱国主义,接受、体验、具有。

3、重点和难点

它是教材处理的主要内容,教材处理是否恰当,是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的综合反应。教材处理(结合在教学环节设计中)是整个教材分析的重点,教材处理如能得当,就等于教学成功了一半。

教学重点一般在分析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和确定了教学目标之后就可确定下来,即指教材体系中起决定作用的那些内容。难点不但要考虑教材内容本身难度更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来确定。教学重点、难点在一节课中一般1至2个。

(二)教法和学法

教法和学法是指说怎样教的问题,是说课的关键内容。具体说课时,可合在一起说,也可不论先后说,两者具有密不可分的辩证关系,教为学服务,教法由学法决定。

教授学法是被传统教育忽视的一项内容,这是传统教育的缺陷。学法指导在现今的教学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使学生“学会”,又要学生“会学”。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说的“一个差的老师只会奉送真理,而好的老师则教给学生发现真理。”教育家叶圣陶说“教是为了不教。”常规的学习方法有粗读预习、观察实验、听课理解、作业练习、应用实践、总结提高等。在传授知识过程中强调研究科学的方法、态度和习惯,指导学生课堂实验,课外实验和小制作的基本技能。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说前人研究科学的具体方法;说具体指导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方法;说怎样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说如何培养学生课外小实验、小制作,课外实习的操作技能及注意事项;说如何调动优秀学生的积极思维和怎样激发较差学生的学习兴趣。

说教法必须说明本课题准备选用什么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为什么选用这种方法。科学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为了加强实验教学的有:实验法、练习法;为了丰富感性认识,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可以选用演示法、分组实验法、观察法;为了使学生正确理解概念、规律的方法有:讲授法、谈话法、启发法、发现法等。教学手段包括语言和教具两大类,教具有普通教具(挂图、扳画、模型)和现代教具(录音、投影、录像、计算机多媒体等)。具体说教法应注意以下几点:①说选择的主要教法和教法的内容,以及教学后手段的内容;②说教法和教学手段的依据;③说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实验方法及操作,或所需预备知识及典型例题;④说所选教法和教学手段的注意事项,着重说明实验操作的要领,观察的重点。

(三)教学程序设计

教学程序设计也是说怎样教的问题,即说这节课各个教学环节的安排,以及为什么这样安排。通常所说的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也就是指教学程序设计的优化。这是教学成功的基本保证。说教学程序设计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说教......>>

问题二:如何进行说课?应该注意些什么? 1、依据教学大纲分析教材、分析学生

教材是教学的一个基本要素,深入细致地分析教材,把握教材是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基础,是教师能够驾驭教学过程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基本前提。因此教师必须钻研教学大纲,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分析教材逻辑系统,把握教材知识结构,并侧重分析本节课内容在教材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教材的重点、难点、能力点和思想教育点。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分析学生是教师实施教学行为的关键,是贯彻因材施教的前提。教师想要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增长主体意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教与学的和谐发展,就是要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结构、各种能力水平、思维品质、品德状况作以详细的分析,使教学真正做到有的放矢,达到预期目的。

2、说明教学目标的确立和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思路。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的主体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标准。这里所说的教学目标,一般指课时目标。确立教学目标,要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学生学习的特点及发展,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整体设计,建立目标体系:

(1)确立认知目标:也就是通过学习要使学生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上达到一个什么标准,是掌握还是理解、知道等等。

(2)确立能力目标:也就是要求学生在身心发展上,即能力、情感、意志、性格、体力的发展上达到一个什么标准,一般能力是由观察、思维、记忆、想象能力构成,其中思维能力是核心。

(3)确立德育目标:就是要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理想、思想道德、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培养学生的审美观。

教学目标制约着教学设计的方向,对教学活动起着指导作用,因此教师要紧紧抓住教学目标,以充分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说明实现教学目标的进程、步骤、组织以及教学目标向学习目标转化,目标实现程度的检测等方面的基本思路。

3、说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的策略。

一般来说,教学重点是教材知识结构中带有共性的知识和概括性、理论性强的知识,教学重点除知识重点外,还包括能力和情感的重点。

教学难点,是那些比较抽象、离生活较远或过程比较复杂,使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知识。在教学实践中常见的教学难点有三种:一种是与教学重点相同的教学难点,即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一种是教学难点并不是重点,但与重点有着直接关系的教学难点;一种是与重点无关或没有直接关系的教学难点。确定教学难点要依据教材知识体系和学生认识能力以及教学条件等,并要具体分析教学难点和教学重点之间的关系。

教师高超的教学技艺体现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上,这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投入的精力最大,付出的劳动最多的方面,也是教师的教学深度和教学水平的标志,因此教师在说课时,必须有重点地说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的基本策略。也就是要从知识结构、教学要素的优化、习题的选择和思维训练、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的选用、反馈信息的处理和强化等方面去说明突出重点的步骤、方法和形式。

4、说明优化教学过程结构的设想

所谓教学过程,就是那些引起教学活动系统状态变化的诸因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过程。在这里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条件是教学系统本身比较稳定的基本要素,而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结果等是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因此在说课时,首先要说明教学过程运行中怎样处理好教师、学生、教材的关系,在哪些关键性问题和环节上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做到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动性的最佳结合,知识结构的内在规律和学生认识规律的最佳结合,掌握知识和发展思维能力的最佳结合,同时做到最佳状态的情感交流和情感调控等。其次,教师要说明......>>

问题三:教师面试说课应该注意些什么?有什么技巧吗? 1、首先着装要合适哟,大方得体,可以化点儿淡妆,这样在课堂上会很有精神。

2、课件准备要充分。先看看说课稿的写法,以免在限定时间内写得四不像。还要特别熟悉说课涉及的现行课本的内容,做到抽到题目后不生疏。

3既然是面试也是比赛,那你应该早就试讲过几次了,教案应该也是很成熟的了吧,赛前应该要把整个流程熟记在心,过渡语要自然流畅,正式比赛时不要太紧张,不要去看自己准备的教案,脱稿讲课才好哦,课件使用要熟练,不要多说费话,不要多问无谓的问题。

4、说课要放松。语速不可过快或快慢,特别是女生要注意压住自己的高调。要注意详略得当,不东拉西扯,不喧宾夺主。

5、课堂上可能会出现一些突 *** 况,比如学生的回答不是你所设想的,就不能按你预设的程序发展下去,这就要靠你的经验和临场发挥了,一弧要及时拉回正题来。

6、回答提问要从容。说课完成后,主考提的问题一般都与说课内容有关,不必紧张,回答时一要说对,二要简洁,三要精彩。

7、最重要的,一定要自信,你要一站上台就让学生和评委老师感受到你的气场,当然不是冷冰冰的居高临下的哦,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自信、微笑。

问题四:说课比赛要注意什么? 开场白一定要吸引眼球!建议用幽默开场

结尾一定要精辟,简短

不要过于程序化,顺其自然! 加油,你行的!

问题五:应该要怎样说课?要注意哪些问题? 说课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要说好课,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突出“说”字

说课不等于备课,不能照教案读;说课不等于讲课,不能视听课对象为学生去说;说课不等于背课,不能按教案只字不漏地背;说课不等于读课,不能拿事先写好的说课稿去读。说课时,要抓住一节课的基本环节去说,说思路、说方法、说过程、说内容、说学生,紧紧围绕一个“说”字,突出说课特点,完成说课进程。

②把握“说”的方法

说课的方法很多,应该因人制宜,因教材施说:可以说物、说理、说实验、说演变、说本质、说事实、说规律、正面说、反面说,但一定要沿着教学法思路这一主线说,以防跑野马。

③语气得体、简练准确

说课时,不但要精神饱满,而且要充满 *** 。要使听课者首先从表象上感受到说课者对说好课的自信和能力,从而感染听者,引起听者的共鸣。

说课的语言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教师同行.语言表达应十分简练干脆,避免拘谨,力求有声有色,灵活多变.前后整体要连贯紧凑,过渡要流畅自然。

④说出特点、说出风格

说课的对象不是学生,而是教师同行。所以说课时不宜把每个过程说得过于详细,应重点说出如何实施教学过程、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概念、掌握规律的方法,说出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与提高教学效果的途径。说课要重理性,讲课注重感性和实践,因此,用极有限的时间完成说课内容不容易,必须做到详略得当、简繁适宜、准确把握说度。说得太详太繁,时间不允许,也没必要;说得过略过简,说不出基本内容,听众无法接受。

那么,如何把握说度呢?最主要的一点是因地制宜,灵活选取择说法,把课说活,说出该课的特色,把课说得有条有理、有理有法、有法有效,说得生动有趣;其次是发挥个人的特长,说出个人的风格,这就把握了说课的度。

问题六:说课,应注意哪些方面 写好一篇说课稿,我认为必须在吃透教材的情况下,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一、简析教材 教材是进行教学的评判凭据,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教师要吃透教材、简析教材内容、教学目的、教学重点、难点。 ①教材内容部分要求说明讲稿内容的科目、册数,所在单元或章节;②教学内容是什么?包含哪些知识点;③本课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和前后的联系;④教学大纲对这部分内容的要求是什么;⑤教学目标的确定,一般从知识目标、智能目标、德育目标几个方面来确定;⑥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的确定,教学重点是教材中起决定作用的内容,它的确定要遵循大纲、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教学的难点是学生学习时困难所在,它是依据各学科特点和学生的认识水平而定。二、阐述教法 教师在熟悉教材的前提下,怎样运用教材,引导学生搞好学习,这是教法问题。教学得法往往是事半功倍。在撰写说课稿时应简要地说明:①教法的总体构造及依据;②具体用了哪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理由;③所用的教具、学具。教学实践证明,一堂课根据教材特点选用几种不同教法结合使用,可增强教学效果。 三、指导学法 学法包括“学习方法的选择”、“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在拟定时应突出地说明:①学法指导的重点及依据;②学法指导的具体安排及实施途径;③教给学生哪些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哪些能力,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四、概说教学程序 这部分内容实际就是课堂教学设计,但要与流水账式的条款罗列区别开来,既要有具体步骤安排,又要把针对性的理论依据阐述融会其中。 拟定时应科学地阐述:①课前预习准备情况;②完整的教学程序(主要是:怎样铺垫、如何导入、新课是怎样进行、练习设计安排、如何小结、时间如何支配、如何通过多媒体教学加大课堂的密度、强化认知效果);③扼要说明作业布置和板书设计;④教学过程中双边活动的组织及调控反馈措施;⑤教学方法、教学技术手段的运用以及学法指导的落实;⑥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以及各项教学目的的实现。 在撰写时应重点讲清楚每个环节安排的基本思路及其理论依据,还要做到前后呼应,使前三个方面内容落实到实处。五、教学效果分析对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深广度的估计,学生达成教学目标状况的估计。 说课活动分课前说课和课后说课两种形式,不论是课前说课还是课后说课,上述内容都必须阐述清楚。课前说课还应说疑点,说明在备课中自己拿不准的疑点,求教于其他教师。课后说课还应包括学生“学得怎样”的教学效果评估。 撰写说课稿不必拘泥于固定、呆板的模式。可以分块写清,按部分阐述;可以按照整体构思融为一体,综合论述。另外,在语言表述上,既要把问题论述清楚,又切忌过长,避免陈词滥调,泛泛而谈,力求言简意骇,文词准确,语言针对性强。要做到这些,并非易事,还需要认真学习,深入研究,多下苦功。(怡安希望小学 陈园平)

问题七:说课比赛需要注意什么 一、紧扣“一个中心”

从本次参赛的46节说课来看,选手们都能紧扣“新课程标准”这个中心,较好地把握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紧紧围绕新课标的要求来编写教案、设计教法、组织学法等。程序清楚、思路清晰、理念清新,是此次说话比赛取得成功的关健之笔。这点表现特别突出的有鄂州市东方红小学杜丹老师的说课、武汉市桥口区殷艳晴老师的说课、仙桃市实验小学的万明芬老师、武穴市实验小学周大宋老师的说课的说课等。

二、把握“两个基本点”

所有的说课都能紧紧把握住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育的两个基本点:即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教师能始终以学生为中心,体察学习的心理变化、学习变化,分析学生的认知现状,因势利教,因时利教,因人利教。

三、突破“三个俗套”

一是突破了“唯书本”的俗套。书本是教师教学的参考书,但教师上课不能唯书本,特别是在现代社会信息化发展越来越快的今天,我们的说课老师特别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广泛查找与学习有效的信息知识,培养孩子自学、阅读、整理、收藏的能力,让学习来源于书本而超越书本。如:这次说课,不少老师都引入了奥运活动,各学生进行奥运思想渗透,我觉得非常好。

二是突破了“唯教师”的俗套。应试教育的课堂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学生被动地接受新知,创造力无法开发。而我们现在老师的每一课的设计,都能做到转绕学生、突出学生、服务学生开展师生互动,共同探究。

三是突破了“唯说教”的俗套。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从此次说课的情况来看,不管是来自于武汉市直市的还是来自于县市乡镇的,都能做到寓数学教学于活动之中、于学生平常的生活之中,注重了学生兴趣的培养,极大地增强了课堂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和实效性。

问题八:说课的时候该注意什么 上楼的先生说的很详细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毕业典礼大班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毕业典礼大班教案1

  活动意图: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参与各种各样的典礼。大班孩子即将告别幼儿园,告别老师和同伴,对教师的情感、对同伴的情感、对幼儿园的情感都是值得孩子们一生珍藏。为此开展此次活动。抒发幼儿情感。从幼儿情感发展特点出发,赋予毕业典礼以新的内涵。

  活动目标:

 1、感受毕业典礼庄严与神圣的气氛。

 2、体验与老师同伴依依惜别的情感。

 3、自主参与、展示自我。

 4、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和睦相处并珍惜这份友情。

 5、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服装、道具、毕业纪念册、音乐等。

 2、了解毕业典礼的意义、团体操表演、致家长的一封信。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感受和老师、同伴依依惜别的情感。

 活动难点:

 缓解离别的伤感,唤起即将入学的自豪感。

  活动过程:

 1、体验“典礼的庄严与神圣”。

 (1)幼儿入场。

 (2)园长、家长、小朋友致词。

 2。感受“依依惜别之情”。

 (1)教师致词。

 (2)颁发毕业证书。

 (3)传递毕业册。

 (4)老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相互拥抱。

 3、毕业汇报演出:展示最好的我。

 (1)穗穗操——中国队加油。

 (2)军体拳——精忠报国。

 (3)轻器械操——哑铃操。

 (4)徒手操——中国功夫。

  活动反思:

 大班的毕业典礼是来源于孩子们真实生活的课程。幼儿园的毕业典礼是孩子们人生的第一个毕业典礼,是他们成长的见证。抓住毕业前这一宝贵的教育契机,以情感教育为线索,开展活动,充分利用不同的教育引导幼儿体验即将入学的自豪之情和离别的伤感,感受友谊的珍贵。对于教师而言,深深地体会到:要为幼儿营造美妙的情感氛围,只有有爱心的老师才会培养有爱心的幼儿,给幼儿一个舞台他会展示最好的自己。整个过程中幼儿、家长与老师的情感被牵动着,悄悄地被感动着、变化着。

毕业典礼大班教案2

 教学设想:

 本课是为了学习和掌握美术字及平面设计基本规律,了解海报宣传的基本特征而设置的。海报是一种信息传递艺术,是一种大众化的宣传工具。它的社会功能在于告诉人们确定的信息,以引起人们的相应反应,它常以内容及时、形式生动、活泼被广泛运用到人们社会生活中。因此,在海报设计过程中必须有相当的号召力与艺术感染力。本课从让学生了解海报的社会作用出发,到学习海报设计的三要素、特点、制作过程,从而将学习过的美术字、图案、色彩知识进行有机的结合。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依照美术课程改革的要求,注重初中生的知识结构、心理兴趣,充分利用师生回答和学生讨论的方式,使学习的内容简明易懂,学生乐于接受。

 课业类别:工艺设计课。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海报设计的特点及构思、绘制的一般过程。运用所学过的美术字、图案及色彩知识完成一个海报设计。

 作业要求:安排各小组学生设计一张自己喜欢的动画片海报。

 教学重点:海报设计的原则及实践。

 教学难点:教师如何较好的指导学生把图案形象及文字进行有机的结合,使画面完整、文字突出。

 学具准备:铅笔、尺子、橡皮、绘图纸等。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分钟)

 按中学生美术课堂常规进行。

 二、导入新课: (4分钟)

 1、欣赏歌曲片段。

 2、教师针对歌曲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并回答。

 3、展示明星演唱会海报,教师总结海报的用处,从而导入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导入课题——海报设计。

 三、讲授新课: (15分钟)

 (一)、海报的定义:

 海报又称招贴画或宣传画,是一种平面形式的宣传广告。请一名学生朗读之后,教师提问:你们知道海报名称的由来吗?

 教师总结:

 (二)、海报的分类(结合课件中范图讲解)

 海报的分类很多,根据宣传内容的不同,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种:

 ①公益海报。是通过表现的主题来碰撞人们的生活和精神领域的海报。如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是绿色环保和创造人类和谐环境的基础”海报;以人类生命健康为主题的“吸烟有害健康”海报。

 ②商业海报。以宣传商品,获取经济效益为目而制作的海报。如惠普照片打印机的'海报;手表的海报。

 ③政治海报。传播政治思想,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的海报。如“我们不能忘记”、“喜迎十七大”。

 ④文体海报。传递文化、体育信息的海报。文体海报根据宣传内容的不同,可分为多种,如运动会海报、音乐节海报、**海报。

 (三)、海报设计的三要素(结合课件中范图重点讲解)

 1、学生欣赏海报,教师提出问题,从而总结出海报设计的三要素:文字、图案、色彩。

 2、教师通过提问的方法,使学生明白三要素在海报设计中的重要作用。

 ①文字。文字具有说明作用,如果海报设计中没有文字,将无法说明准确的传递信息。 ②图案。海报是视觉艺术,可以通过产生强烈的艺术形象,达到宣传的目的。

 ③色彩。色彩具有象征性。

 (四)、海报设计的特点

 1、通过表现同一主题的两张海报的对比,师生共同总结出海报的特点:

 ①画面形式感强(文字醒目、形象生动、色彩鲜明)。

 ②作品具有独创性。

 2、欣赏若干幅有创意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海报。

 (五)、海报设计的步骤(结合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分析、教师总结3步骤注意事项。)

 1、确定主题2、构思构图3、充实完善

 四、布置作业: (20分钟)

 1、分小组设计,安排每小组学生设计一张自己喜欢的动画片海报。

 2、展示教师准备好的优秀学生作品。

 五、小结: (5分钟)

 1、部分小组的学生展示作品,并请代表讲解设计的特点。

 2、海报设计的表现方法(展示)

 (1)、绘画制作(2)、电脑制作(3)、绘画与摄影相结合(4)、摄影制作

 六、下课。

毕业典礼大班教案3

 知识与技能

 1、引导学生通过欣赏各类海报,了解海报的种类和特点

 2、指导学生为学习艺术节设计海报,让学生体会海报的设计过程和绘制特点。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作品引导学生对海报设计具体情况进一步了解。

 2.讲授法、讨论法、问题教学法、演示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结合欣赏和设计活动,启发学生认识并体会海报的艺术美感,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和了解海报的种类及特点,体验海报的设计过程。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启发学生,发挥其想象力、创造力设计绘制海报。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课前将教师制作的海报,陈列于教室前面,学生观摩;上课后以此为话题,引入海报设计,板书课题。

 二、讲授新课(15分钟)

 1、首先了解什么是海报?请一名学生朗读之后,教师提问:你们知道海报名称的由来吗?海报这一名称,最早起源于上海。旧时,上海的人通常把职业性的戏剧演出称为“海”,而把从事职业性戏剧的表演称为“下海”。作为剧目演出信息的具有宣传性的招徕顾客性的张贴物,也许是因为这个关系的缘故,人们便把它叫做“海报”。(以实图为例) 海报又称招贴画或宣传画,是一种平面形式的宣传广告。

 2、海报的分类(图文对照,尝试分类)

 (1)政治类:传播政治思想,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的海报。如“我们不能忘记”、“喜迎十七大”。

 (2)文化类:传递文化,体育信息的海报。根据宣传内容的不同,可分为多种,如运动会海报,音乐节海报,**海报等。

 (3)公益类:是通过表现的主题来碰撞人们的生活和精神领域的海报。如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是绿色环保和创造人类和谐环境的基础”海报;以人类生命健康为主题的“吸烟有害健康”海报。

 (4)商业类:以宣传商品获取经济利益为目的而制作的海报。

 (5)类:传递信息的海报。

 3、海报设计的要素(结合重点讨论)。

 图形: 海报是视觉艺术,可以通过图形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 文字:具有说明作用。如果海报设计中没有文字,将无法说明准确的传递信息。

 色彩:具有象征性。

 版式:构图。

 4、海报的特点。

 (1) 准确的设计理念。

 (2) 巧妙的创意。

 (3)独特的表现形式。

 同时欣赏若干幅公益海报,共同分析其中的创意点。

 5、引导学生关注自己周围常见的海报,简述其样式及内容?并说出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

 三、设计实践。

 提出作业要求:让学生了解(1)(2),并给出参考资料。

 (1)设计步骤――确定主题,构思构图,充实完善。

 (2)表现方法――绘画制作,电脑制作,摄影制作,综合制作。

 (3)分组设计一张海报(内容不限,方法不限)。

 四、学生完成作品互评,发表各自看法,提出改进意见。

 五、教师小结:刚才同学们对海报设计作了初步尝试和探索,不少作品都具有了海报的独特语言,创意丰富,有机会可以尝试利用多种形式创作,为我们的校园,为自己多彩的生活设计出更美的作品。

毕业典礼大班教案4

  活动由来及设计思路: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参与各种各样的典礼。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典礼”是指郑重举行的仪式。典礼是一时的,但典礼中蕴含的情感却是深刻而持久的。

 对于从未参加毕业典礼的大班幼儿而言,他们尚不能理解典礼的庄严和神圣,又如何使他们投入情感而有深刻的体验呢?毕业典礼有哪些可以挖掘的教育价值?幼儿的发展点何在?教师如何激发幼儿的情感?家长如何融人共同体验活动?……带着这些思考,我们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新理念指引下,汲取了生态体验式德育教育的养分,从幼儿情感发展特点出发,赋予毕业典礼以新的内涵。首先以幼儿入场和领导、家长致辞让幼儿感受毕业典礼的庄严,然后通过颁发毕业证书、传递毕业册等活动让幼儿体验毕业时依依惜别的情感,最后通过汇报演出展示自我,享受成长的快乐。活动中教师、家长和幼儿共同构建了充满灵性与感动的课程,孩子们在庄严而隆重的典礼中感受到了师生、同伴间真挚的友情,感受到自己成长的足迹;教师也在典礼中感受到真善美,感受到职业的快乐与幸福!

  活动目标:

 1、能积极主动参与毕业典礼活动,感受庄严与神圣的气氛。

 2、体验即将毕业时与老师和同伴依依惜别的情感。

 3、活动中能自主参与、展示自我,享受成长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服装、道具、毕业纪念册、音乐等。

 2、经验准备:

 (1)让幼儿了解毕业典礼的意义。

 (2)情感准备:要使幼儿以饱满的情感参加典礼,充分的前期情感铺垫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大班孩子即将告别幼儿园,告别老师和同伴,对教师的情感、对同伴的情感、对幼儿园的情感都是值得孩子们一生珍藏的。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系列源于幼儿生活、能抒发幼儿情感的活动,如与大班幼儿共同创编毕业诗、制作毕业纪念册;也设计了源于教师情感的毕业致词、毕业式背景音乐等。

 (3)准备团体操表演。

 (4)致家长一封信。

  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幼儿感受到和老师、同伴依依惜别的情感。

 难点:帮助幼儿缓解离别的伤感,唤起即将入学的自豪感。

  活动过程:

 1、体验“典礼的庄严与神圣”。

 (1)幼儿入场。

 进场式:随着主持人宣布“大班毕业典礼正式开始”,孩子们迈着整齐的步伐,伴随着雄壮的进行曲,喊着响亮的口号进入场地。

 虽然儿童节是个快乐的日子,可当天的天气很阴沉,但孩子们高涨的情绪并没有被天气所影响。他们一早就来到了幼儿园,有的孩子发烧还坚持参加毕业典礼。因为他们知道,这是他们第一个毕业典礼,也是一件重要而有意义的事情。

 (2)园长、家长、小朋友致词。

 园领导、家长、小朋友致词时,孩子们眼神专注,表情严肃,一改以往顽皮、好动的天性,四十分钟的毕业典礼始终全情投入,体验典礼带给他们的与众不同的生活经历。

 园长的致词,深情的话语,让孩子们感受典礼的神圣。家长的致词,体现了三年来对幼儿园、教师的感谢之情。小朋友的致词,说出了他们的心里话,孩子们长大了,三年来他们学到了许多本领,他们感谢老师,感谢同伴、感谢美丽的幼儿园。

  2.感受“依依惜别之情感”。

 (1)教师致词。

 教师们穿上了节日的礼服,深情的致词,孩子们从中感受到爱和希望。

 (2)颁发毕业证书。

 园领导给孩子们颁发毕业证书,代表着孩子们的幼儿园生活圆满结束了,他们就要毕业了。园领导把毕业证书传递给教师,教师举起毕业证书,并依次传递到每一位幼儿手上,小小的毕业证书,是孩子们幼儿园生活的见证。

 (3)传递毕业册。

 当老师把毕业册庄重地传递给孩子时,平时顽皮的孩子突然长大了,他们感受到了这份情感,感受到了自己的成长,一本小小的毕业册,在他们手里显得沉甸甸的。他们传递的是毕业册,更是珍贵的友情,是三年的成长,是幸福的童年。

 (4)老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相互拥抱。

 孩子们毕业了,教师们很难再见到他们,也抱不到他们了,让教师们再一次抱抱我们可爱的孩子,亲亲他们、摸摸他们,最后一次亲切地嘱咐孩子们,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生。好朋友就要分开了,让伙伴们再一次拥抱,让孩子们留下童真的永远记忆。

 当一首小虎队的音乐《放心去飞》响起的时候,孩子、老师再也压抑不住将要惜别的情感,忘情地拥抱在一起。这是真情的流露,是情谊的积淀,是依依惜别的师生情、同伴情,值得孩子们一生去珍藏。

 老师也走进孩子们当中,与他们相拥而泣。孩子们三三两两地拥抱在一起,失声痛哭。那一幕幕即将分别的场景,令人感动不已。这时在场的家长也被此情此景所感动,有的赶紧举起手中的相机抓拍那难忘的瞬间,有的流下了激动的眼泪。

  3、毕业汇报演出:展示最好的我。

 孩子们虽然舍不得老师,舍不得小伙伴,舍不得离开幼儿园,但是他们就要毕业了,他们要在最后的时刻展示最好的自我。在自我的展示中、在积极的自我体验中享受成长的快乐。

 (1)穗穗操——中国队加油。

 当主持人说,“孩子们,让我们把眼泪珍藏起来”时,孩子们调整自己的情绪,换上团体操表演的服装,马上投入到团体操表演中。女孩子挥舞着手中花穗,在呼喊声中跑进场地中间,开始表演团体操“中国队加油”,她们的舞步是那么娴熟,声音是那么洪亮,花穗是那么耀眼。2008年的奥运会在北京召开了,作为北京的小主人,孩子们要为中国队加油。女孩子们手举穗穗,喊着“中国队加油!”最后组成奥运五环。

 (2)军体拳——精忠报国。

 男孩子们迈着雄壮的步伐,在一曲“精忠报国”的音乐中进场了。从三月份开始,男孩子们就开始学习军体拳了,他们一招一式都很认真地向解放军叔叔学习。经过4个月的练习,今天是他们汇报军体拳,展现自己的时刻。

 他们就像小小军营男子汉,一招一式都是那么的有力。孩子们的表演体现了幼儿园的军营特色。

 (3)轻器械操——哑铃操。

 女孩子们表演的哑铃操,展示了她们作为女孩子身体的舒展及柔软中的力量。

 (4)徒手操——中国功夫。

 集体表演中国功夫。

  个人反思:

 幼儿园的毕业典礼是孩子们人生的第一个毕业典礼,是他们成长的见证。我们正是抓住了幼儿毕业前这一宝贵的教育契机,以情感教育为线索,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并在六月一日当天举行大班毕业典礼,最后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在此期间,孩子们感受到了友谊的珍贵。我们欣慰地看到我们的孩子懂得了情感、懂得了珍惜、懂得了感恩,情感的已经深深地种在了孩子们幼小的心田里。同时,家长在参与当天的现场后,也被孩子之间的友情、师生的情感深深地感动着。

 对于教师而言,我们深深地体会到:要为幼儿营造美妙的情感氛围,只有有爱心的老师才会培养有爱心的幼儿,给幼儿一个舞台他会展示最好的自己。幼儿真挚的情感让我感受到职业的快乐。从情感人手,从体验人手的教育是最有效的。

  主要内容:

 1、活动目标明确,准备充分,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大班的毕业典礼活动,老师和孩子们都花了很多精力,投入了很多时间,充分利用不同的教育引导幼儿体验即将入学的自豪之情和离别的伤感,最终完成了这么一个成功的教育活动。

 2、设计巧妙,体现出教师对生态体验教育的认识。

 从生态体验教育实践的三个环节来说,第二个开放性对话是非常重要的,大家把自己参与这个活动、从组织到现场参与全过程中的真实感受都自然地流露和表达出来,这种感受在诉说出来的时候,本身就是一个教育,把生命深处的已有经验,从沉睡的状态中唤醒,这时再通过诉说又被激活了,这种营养素可以滋养每一个人的生命,它的教育价值是很大的。

  综合评析:

 1、“大班的毕业典礼”是来源于孩子们真实生活的课程。这种源于幼儿的课程是最鲜活的,心灵的。首先“毕业典礼”本身对于幼儿而言是他们成长路上一个意义非凡的活动,而且活动中家长的投入、老师的感言、幼儿的表达与表现,一切都那么自然、真实,这些难得的教育也给予幼儿难得的收获,为他们今后的成长奠定了爱的基础。

 2、“情感”是该活动的灵魂。活动中幼儿和老师、家长都表达了自己真挚的情感,大家都沉浸在真实的情感感受体验中中,家长与老师欣慰地看到了幼儿懂得了情谊、懂得了感激、懂得了珍惜,懂得了离别的难舍,看到了幼儿正享受着成长的快乐,充满了信心。整个过程中幼儿、家长与老师的情感被牵动着,悄悄地被感动着、变化着。

 3、在小组合作反思与个人反思中,从生态体验式教育的角度对活动做了讨论,直指优点而简明扼要。但讨论内容却显得不够充分,如小组成员可以就活动中幼儿的表现来考察他们对于“毕业”的情感认知状态,以及从目标培养的发展性来思考如何在今后的实践中提高幼儿对“毕、妒的情感认知水平,例如,如何让幼儿在感知体验离别情绪之中明白离别只是一种暂时的状态,离别是为了幼儿更好地成长;师生之间、朋友之间的感情不会因为离别分割等;教师可在工作实践中继续研究。

毕业典礼大班教案5

 项目活动:“最美,我眼中的校园”宣传海报设计

 第二阶段 作品制作

 ——宣传海报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熟练运用所学的图形格式操作和文本框操作资料整理

 2、过程和方法

 通过海报设计,体会图形格式操作和文本框操作的活学活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海报制作,培养审美观和创造力;

 通过海报设计,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灵活运用能力;

 通过海报设计,萌生学生对学校的爱意。

 教学重点:

 设计制作出有创意和感召力的海报

 教学难点:

 图形格式和文本框操作的灵活运用

 教学准备:

 项目素材、教学素材、教学ppt、教师/学生收集的素材资料包、帮助文件

 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1、 项目活动回顾

 征集“最美,我眼中的校园”宣传海报

 2、 前续课程,项目活动的进程

 (1) 百度云网盘的申请和应用

 目的:收集整理资料;在有网络的情况下方便携带与使用。

 (2) 照片的拍摄和输入

 目的:信息处理的过程,即输入、存储、处理和输出。

 我们通过数码相机拍摄照片并且传输到电脑的过程就是输入。存储,我们通过数据线上传到百度云网盘来完成,今天,我们就想对我们收集来的资料进行处理,只有经过加工处理的数据资料才是信息。

 (3) 电子小报的制作

 目的:学会使用艺术字、文本框、图形格式等编辑工具

 (4) 提出问题:电子小报和海报的对比

 现在有两份材料,大家看看,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不同点:电子小报以文字为主,点缀;海报是以为表现形式,文字简单明了。 相同点:符合或者突出表达主题

 二、教学过程

 任务:征集校园海报。海报的主题是:最美,我眼中的校园。

 要求:欢迎各位同学踊跃制作

 用你相机拍摄的照片来表现你眼中的美丽的校园(人、景、情?)

 突出主题,设计新颖、具有一定的表现力

 截止时间:20xx年11月1日上午10:00

 1、 海报的特点

 (1)以大画面及突出的形象和色彩展现在人们面前;

 (2)以突出的商标、标志、标题、图形,或对比强烈的色彩,或大面积的空白,或简练的视觉流程使海报招贴成为视觉焦点;

 (3)根据主题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尽情施展艺术手段

 2、运用到的操作技巧的提醒(见帮助文件)

 (1)艺术字(字体的设置)

 (2)图形处理(填充效果、叠放次序、旋转等)

 (3)文本框处理(插入文本框、文本框的设置)

 3、 学生制作

 项目:制作“最美,我眼中的校园”宣传海报

 海报要求:(1)主题鲜明,设计独特;

 (2)海报组成:照片、主题、设计者、爱国学校校徽、爱国学校地址等信息;

 (3)有一句简洁有力的与主题有关的宣传话。

 制作过程:(1)将百度云网盘上的照片下载到桌面上备用;

 (2)两人合作,制作一张宣传小报

 4、 中间点评交流(评价标准)

 5、小结

 (1)运用到的操作:

 (2)整体效果:颜色的搭配、选择的合理性、主题表现的张力、文字的吸引眼球程度

毕业典礼大班教案6

  活动目标:

 1、知道自己长大了,即将升入小学,就要成为一名光荣的小学生了。

 2、和同伴家长共同体验即将从幼儿园毕业这美好又难忘时刻。

 3、积极认真地参加整个活动,进一步增进对幼儿园、对老师的感情。

  活动准备:

 1、学唱毕业歌,学会朗诵毕业献词。

 2、邀请父母、中班幼儿参加。

 3、小红花、毕业照、礼物等。

 4、商量活动内容,推选两名幼儿做主持人。

  活动过程:

 1、小主持人宣布毕业典礼开始。

 大班幼儿头戴博士帽、身穿博士服,胸前佩戴小红花。

 2、升旗仪式。

 3、请各方代表致词。

 幼儿园领导讲话。

 家长代表发言。

 大班毕业生代表讲话。

 中班幼儿致欢送词。

 4、幼儿文艺表演。

 大班幼儿朗诵毕业献词,唱毕业歌。

 按幼儿事先排练的节目内容有序地表演。

 邀请家长和孩子一起进行游艺节目的活动。

 幼儿与家长共邀请舞。

 5、主持人说祝词:祝各位小朋友升入小学后,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争取早日戴上红领巾。

 6、演出后,家长可带领幼儿穿演出服在园内拍照,留作纪念。